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于会出现一些情况,比如合并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在进行公司合并前对于债权债务的继承问题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一点,这在法律上有相关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债权、债务的承继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当公司合并或分立时,合并后的公司或分立后的公司将承继合并前公司的债权和债务。合并前的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债权和债务,而合并后的公司至少有一个公司丧失法人人格,因此需要有人来承继合并前的债权和债务。
财产的概括承受
在公司合并过程中,被吸收公司的全部积极财产(如物权、债权、无形财产权等)和消极财产(如债务)将转移给存续的公司,这在民法上被称为财产的概括承受。根据主体的承继性原则,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立的公司应当承继合并各方的债权和债务。
债权人的权益
由于财产的整体转让并未改变债权人原有的地位,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经过合并双方债权人的同意。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新设立的公司有权对原来公司的债权进行清理并收取相应款项,同时也必须承担原来公司的债务,有义务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合并后的合同权利和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进行合并,合并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将行使合同权利并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订立合同后进行分立,除非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否则分立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将享有连带债权并承担连带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被兼并企业的债务承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企业吸收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应由兼并方承担。
债权人的申报和追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企业吸收合并时,应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告通知债权人。如果债权人在公告期内申报了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隐瞒或遗漏的企业债务,并且兼并方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向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追偿。如果债权人在公告期内未申报该笔债权,则兼并方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债权人另行起诉被兼并企业原资产管理人(出资人)。
新设合并后的债务承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企业新设合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由新设合并后的企业法人承担。
未办理工商注销登记的债权人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企业吸收合并或新设合并后,如果被兼并企业未办理工商注销登记,债权人可以起诉被兼并企业。人民法院应根据企业兼并后的具体情况,告知债权人追加责任主体,并判令责任主体承担民事责任。
控股企业的债务承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五条的规定,通过收购方式实现对企业控股的情况下,被控股企业的债务仍由其自行承担。但如果控股企业抽逃资金或逃避债务导致被控股企业无力偿还债务,那么被控股企业的债务将由控股企业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