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一项无条件且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此处的“子女”包括养子女。当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时,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如果父母拒不承担抚养费的责任,子女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追索抚养费的诉讼。
1、从子女出生起,直至子女达到成年年龄或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父母都要承担抚养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一种无条件的生活保持义务。即使父母的经济条件或劳动能力如何,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承担抚养义务。
3、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一种法定的强制性义务。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自觉自愿地履行这一义务,法律和社会公力无需过多干预或介入。然而,少数人可能出于自私自利的原因,故意不履行作为父母的道义责任和法律义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动用社会公力,强制父母履行抚养义务,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对婴儿的伤害行为。
个人在不侵犯他人及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不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然而,作为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的法律规定,个人无法自行放弃义务。因此,抚养义务是不可放弃的。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父母未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无法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
第二十三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当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无论子女由父亲或母亲直接抚养,他们仍然是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仍然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诉讼中孩子抚养权的改判问题。一审抚养权判决基于孩子年龄和双方条件,在二审中改判可能性较小,除非有有力证据。具体规定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保障子女权益是审理原则。双方需收集证据证明自身抚养能力和对孩子成长的
抚养权对迁户口的影响,以及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的原则。女方拥有抚养权并不影响迁户口,子女户口与抚养权无直接联系。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抚养权归属,主要考虑学历、工作、收入等因素。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婚姻法》规定共同财产处理原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判定原则,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子女的具体情况做出判决。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抚养权一般会归女方,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如母方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形,抚养权也可以归父方。对于变更抚养权的情况和程序也进行了详细解释。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及上诉问题。调解书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效力待定。一旦双方签字确认,调解书生效,当事人无权上诉。但如果一方有证据证明调解违背自愿原则或违反程序,可在两年内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