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 > 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内容

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内容

时间:2024-08-20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483

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职责

依据法律规定的职责

根据《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的法定职责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 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 代理进行民事活动。

4. 照顾被监护人。

5. 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

6. 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9条规定,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禁止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家庭暴力,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

监护人职责不履行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的后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了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有监护资格的其他人或单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或者要求变更监护关系。

不得担任监护人的人群

由于监护人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关系重大,许多立法例都规定了不得担任监护人的消极资格。不得作为监护人的人主要包括:

1. 无行为能力人。

2. 限制行为能力人。

3. 有过犯罪记录的人。

4. 与被监护人存在利益冲突的人。

精神障碍的定义和分类

精神障碍的定义

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

精神障碍的分类

常见的精神障碍包括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这些精神障碍的致病因素包括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社会性环境因素等。

精神障碍的症状

许多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常见的精神病

常见的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 监护人的权利和职责

    监护人的权利与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身体健康、照顾其生活、管理和保护财产、代理民事活动、进行管理和教育等。同时,也介绍了监护权纠纷的管辖、法律适用、案由确定等问题。监护的设立包括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两种方式,法定监护人是法律直接规定的,而指定监护人需要

  • 监护权应该由谁行使

    《民法典》生效后的监护权问题,包括父母离婚后监护权的归属和监护权的内容。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不会消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监护权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上的监护以及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不包括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

  • 离婚前承诺的抚养权有效性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以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规定。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子女的抚养权处理方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和已满十周岁的子女。文章还提到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方式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

  •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 离异后亲生母亲是否具有法定监护权
  • 怎样变更监护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