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探望权包括哪些内容
时间:2024-02-2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有孩子的夫妻双方因为感情破裂导致离婚的话那么对孩子就必须决定交由其中一方进行抚养,而另一方在支付抚养费的同时将只会拥有探望权,而为了防止探望孩子的时候发生纠纷与矛盾,法律对于探望权的具体内容也进行了规定,那么法律是怎么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法律规定探望权包括哪些内容
《民法典》与《婚姻法》的关系
根据《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规定,2020年12月31日之前生效的《婚姻法》相关条款将被《民法典》所替代,同时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将失效。
《婚姻法》关于探望权的规定
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具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具体行使探望权的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若协议无法达成,则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如果父或母的探望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中止探望权;而一旦中止的原因消失,应当恢复探望权。
《婚姻法》关于探望权的内容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探望权涵盖以下内容:1. 探望权的主体: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2. 探望权的行使:享有探望权的主体应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3. 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行使的。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认为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在探望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损害或不利影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申请。经过人民法院审查认定存在相关事实后,可以中止对方的探望权。一旦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情况消失,人民法院会通知双方恢复探望权。4. 探望权的恢复:一旦中止的情形消失,人民法院会通知双方继续执行生效的离婚判决。5. 探望的方式:目前实现子女探望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时间短、比较灵活的探望性探视;另一种是逗留式的探望,一般时间较长,具体时间和地点可以由父母约定或由法院判决来规定。6. 探望的时间:探望的方式和时间可以由离婚双方约定,若无法协商达成一致,可以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民法典》对探望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具体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若协议无法达成,则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如果父或者母的探望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而一旦中止的原因消失,应当恢复探望。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证的法律效力
公证的法律效力,包括证据效力、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和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是公证机构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还具有使某些法律行为
-
单方面离婚的法律程序
单方面离婚的法律程序,包括提起诉讼申请、立案程序和庭审程序。在提起诉讼申请时,需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户口本、身份证和结婚证等证件。案件受理后,法院将进行调解和开庭审理,依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的离婚理由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
一、祖母是否享有对孙子的探望权
祖母是否享有对孙子的探望权问题。虽然我国《婚姻法》未明确规定隔代亲属的探望权,但在具体个案中,正确行使探望权有助于子女身心健康。同时,探望权是自动享有的,受阻时可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救济,强制执行措施包括说服、教育、警告以及拘留、罚款等,但不能对子女人身
-
探监费用的相关规定
探监费用的相关规定。对于未决犯,家属无法直接探望,只能通过律师了解情况;而已判刑关在看守所的罪犯,直系亲属可以探视,需携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证明文件。在监狱服刑的罪犯,除直系亲属外,其他亲属或有帮助的人经过监狱批准也可以进行会见。
-
一审法官不送上诉材料如何处理
-
荒山荒地的强制征收及维权
-
侵权损害赔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