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如离婚,没有得到孩子抚养权的一方,自然就只有探视权。有这个权利的人是可以随时行驶去探望孩子,有些人并不希望自己跟孩子分开所以希望经常去看看自己的孩子,那么,探视权可以无限探视吗?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探视权及其约定
一、探视权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仍享有探望孩子的权利。通常情况下,离婚后的子女抚养方式为一方直接抚养,另一方支付抚养费,而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则有权利探望子女。然而,如果离婚时双方约定轮流直接抚养子女,则探视权会相应发生变化。
二、探视权作为权利规定
探视权被明确规定为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权利,而非义务。尽管没有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的探视可以在心理上给予孩子一定的抚慰,但人的心理成长是复杂的,探视并非必须。相比之下,孩子成长所需的物质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法律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这是一种义务规定。作为权利规定的结果,权利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探望子女,包括探望的方式、时间和频率。
三、探视权的协助义务
法律将探视权规定为直接抚养孩子一方的协助义务。这意味着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是探视权的义务主体,因为权利必然伴随着义务。然而,这个协助义务是相对较轻的,不会给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增加负担。
探视权协议的要点
一、时间
在制定探视权协议时,应充分考虑双方的生活习惯,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探视,这对双方和孩子的生活安排都有好处。当孩子达到十岁及以上时,可以征询孩子的意见,以更好地安排探视时间。此外,还可以约定每月探视的次数、具体的探视时间(包括日期、小时甚至分钟,以方便双方交接),以使双方生活更加和谐。
二、地点
探视权协议中可以明确规定探视的地点,甚至可以约定探视的活动范围。当孩子达到十岁及以上时,可以征询孩子的意见,合理安排探视地点,从某种程度上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减少双方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因此,对于探视协议而言,地点的约定也非常重要,必要时需要详细说明。
三、方式
探视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为了防止发生不愉快事件,保护父母和孩子之间各自的权益,探视的方式可以在协议中明确规定。探视方有权通过特定的方式培养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监护人则需要通过规定探视方式来保护自己对孩子的监视权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法律纠纷。一般而言,探视权协议中约定的每月探视次数不宜过多,过度频繁的探视会给双方带来不便,并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当孩子年满十周岁后,具体的探视时间和方式还可以听取孩子的意见,以孩子独立意志为转移。在起草探视权协议时,需要特别注意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细节的约定,找到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式,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制定探视权协议时,应充分考虑三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