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探视权时间规定
时间:2023-10-1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离婚后如果没有得到孩子的抚养权,那么也是可以有孩子的探视权,可以定期的去探视自己的孩子,看看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不好、跟孩子一起玩耍等等。探视权是有时间上的要求,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介绍离婚后探视权时间规定。
离婚后探视权时间规定
探视权的定义和意义
探视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依法享有的探视子女的权利。探视权具有交流、沟通意义和人情味。离婚后,不与子女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既有权利又有义务看望子女,子女也有与不同居住的父亲或母亲交流的渴望。通过探视权的行使,子女与探视的父亲或母亲之间能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使子女获得平时单亲抚养下所缺少的另一方的关爱,促进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使前去探视的一方增加与不由其直接抚养的子女之间的感情,形成对子女未来发展的关心,从而更加主动、自觉地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因此,探视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探视权就是探望权。
探视权的分类
1、探望性探望:即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对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点进行探望。2、逗留性探望:即一种较长时间的探望,探望权人可在约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时间内,由探望权人领走并按时送回未成年子女。
子女年龄对探视权的影响
对于子女而言,年龄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具体如下:- 零至三周岁的幼儿:该阶段的幼儿身体、智力等诸方面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无生活自理能力。如果适用逗留性探望方式,可能会因环境经常变化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因此该年龄段适用探望性探望较为适宜。- 三至十周岁的子女:该阶段的儿童对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增强,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适用。又因此阶段的儿童尚无辨别能力与控制能力,在是否探望问题上很难表达其真实意思,容易为他人的观点所左右,所以对此阶段的儿童实行何种探望方式,可不征求被探望子女的意见。- 十至十八周岁的未成年子女:由于该年龄段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人,在是否探望这一问题上已具备了相当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因此,在决定探望权问题时应征求子女的意见,探望权的行使也应在征得其子女同意的情况下实施。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私下自愿变更抚养权能办迁户口吗
抚养权的归属问题,包括离婚后抚养权的判决依据和协商方式。对于私下自愿变更抚养权能否办理迁户口,文章没有直接提及。但文章详细阐述了抚养权归属的原则,包括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条件,以及继父母对继子女的抚养权问题。在离婚后,失去抚养权的一方仍享有探视权。
-
男方不给女方探视权,女方可以要求更改抚养权吗
男方不给女方探视权时,女方可以采取的法律措施。女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要求更改抚养权。抚养权的变更取决于多种情况,包括双方协议、子女身心健康、子女意愿和其他正当理由等。文章还引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关于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规定,以及抚养
-
夫妻双方抚养权协议范本及要点
夫妻双方在离婚后关于子女抚养权的相关协议范本。协议包括被扶养人的抚养权归属、抚养费支付方式及金额、探视权等内容。双方需遵循一切有利于孩子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其他未尽事宜或应时事宜。协议一式三份,双方签字后生效。
-
什么情形可以剥夺另一方探望孩子的权利
离婚后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法定上,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权,探望权的行使需遵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原则。只有在对方对孩子有害的情况下,才能中止其探望权。探望权的产生源于离婚后,它不仅是法律上的权利,更是基本人权和父母子女间情感的体现。
-
被强制隔离戒毒是否允许探视非直系亲属
-
离婚后父母双方该如何行使子女的探视权
-
强制戒毒所亲人见面时间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