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感情破裂对子女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处理子女问题时,除了涉及抚育费的支付外,还应考虑到子女的精神需求和教育。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父母仍然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关于抚养和子女归属的问题,双方可以从子女的利益出发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张先生和翁小姐感情很好,但他们选择了同居而没有登记结婚。2001年6月8日,翁小姐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小宝。然而,小宝还不满周岁时,他们的感情破裂了。关于小宝的生活归属问题,他们发生了争执,双方都不愿放手。于是,他们只能走上法庭。经过法院的调解,张先生和翁小姐达成了协议,小宝归张先生抚养,翁小姐每周六下午1点到5点探望小宝。在小宝上幼儿园后,翁小姐每两周带小宝共同生活一天。
分手后不久,张先生结婚了。此后,翁小姐去张先生家探望孩子时,经常与张先生的妻子发生口角和争执。有一次,翁小姐去张先生家探望孩子时,与张先生的妻子再次发生争执,甚至互相谩骂和殴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翁小姐不得不拨打110报警电话。事情解决后,翁小姐再也没有去张先生家探望孩子。为了解决探望孩子的问题,翁小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每月至少与孩子共同生活一天。
在庭审中,张先生认为,根据他们之前达成的协议,小宝归他抚养,并且在他抚养期间,小宝的共同生活权利已经归属于他,翁小姐提出的要求对小宝在新家庭环境中的成长不利,不合理。
法院判决,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翁小姐每月有权探望小宝一次。探望时间为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5点至第二天下午5点。探望方式为,张先生在周五下午5点将小宝交给翁小姐,翁小姐在次日周六下午5点将小宝交还给张先生,交接地点为张先生住所所在的居委会门口。
评论: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子女的方式和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申请判决。在本案中,尽管双方曾经就翁小姐探望小宝的问题达成过协议,但该协议对探望方式等方面并没有明确规定。而且在实际行使探望权利的过程中,翁小姐多次与张先生的妻子发生口角和争执,导致翁小姐的探望权利受到阻碍,而张先生也没有尽到协助的义务。因此,法院作出了关于翁小姐探望孩子的时间、方式和地点的判决,以方便翁小姐行使探望权利,避免双方不必要的争执。应当指出的是,法院判决小宝有权每月一次与翁小姐共同生活一天,并没有改变小宝的抚养权归属,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因此,张先生应该正确对待和协助此判决。
祖母是否享有对孙子的探望权问题。虽然我国《婚姻法》未明确规定隔代亲属的探望权,但在具体个案中,正确行使探望权有助于子女身心健康。同时,探望权是自动享有的,受阻时可通过合法程序进行救济,强制执行措施包括说服、教育、警告以及拘留、罚款等,但不能对子女人身
探监费用的相关规定。对于未决犯,家属无法直接探望,只能通过律师了解情况;而已判刑关在看守所的罪犯,直系亲属可以探视,需携带户口本和身份证等证明文件。在监狱服刑的罪犯,除直系亲属外,其他亲属或有帮助的人经过监狱批准也可以进行会见。
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其探望的权利;不利于子女身心健
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