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变更委托监护人后,孩子仍然有权上学。根据监护委托原则,委托监护不能改变原监护人的地位。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这被称为监护委托。监护职责是否可以委托给他人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法律上监护目的的实施。从理论上讲,监护是法律上的强制制度,其核心在于更好地保护被监护人,因此原则上不允许委托,除非基于受监护人的教育或照顾的必要性。然而,我国司法实践上承认了监护委托,出于实际考虑。
委任监护人的设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 父母委托他人担任子女的监护人。
(2) 法定监护人将自己的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执行。委托监护可以是全权委托,也可以是专门委托。全权委托的例子包括父母将子女委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全权照料,或者配偶将精神病人委托给精神病医院或福利院全权照料;专门委托的例子包括委托保姆、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医院等。
委托监护原则上不能改变原监护人的地位,与法定监护人通过内部协议确定监护人的情况不同,也不同于监护变更。监护权是监护人的专属权利,不得放弃或转让给他人,但可以通过合同委托的方式行使。当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时,原则上并未改变监护权。受委托人只能在委托范围内行使监护职责,监护权并未转让给监护人,因此即使监护人委托他人行使监护职责,他仍然保有行使权和责任。如果被监护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益,监护人仍然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被委托人有过错,他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时,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朱某与李某之间的监护权变更案件。朱某起诉称朱-弋并非其亲生儿子,经医学鉴定证实后,要求变更监护权。经过江西省弋阳县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朱-弋由被告李某抚养,朱某不再承担任何抚养义务。
养子女与养父母之间是否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双方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包括出现虐待被收养人或未尽抚养义务等情况。解除收养关系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变更,未成年的养子女与亲生父母的关系将恢复,财产需依法分割,养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断绝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认可问题。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无法解除,任何尝试断绝关系的协议都是无效的。并且,即使有这样的协议,也不能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亲子鉴定的法律效力及解除关系的问题。基于血缘或收养形成的父母子女关系可解除,适用收养法的规定。司法亲子鉴定具有法律效力,需遵循相关手续要求,包括被鉴定人组成、身份证明及委托书等。解除收养关系的情况包括收养人虐待遗弃等侵害行为,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