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以及2020年12月31日止的《婚姻法》,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概念和规定发生了变化。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是指专属于配偶一方个人所有并排斥夫妻共有的财产。特有财产制度是与共同财产制度相对应的制度。该制度的引入弥补了共同财产制度对个人权利和意愿关注不足的缺陷,防止共同财产范围的无限扩大,有利于保护个人财产权利。
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夫妻双方在结婚前所拥有的财产,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在婚后仍然归属于原财产所有人个人所有。即使发生离婚,这部分财产也不能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夫妻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与生命健康直接相关,应当归属于夫妻个人所有,不能成为共同财产。否则,法律设立赔偿金的目的无法实现。
根据遗嘱或赠与合同的约定,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应当尊重赠与人和立遗嘱人的意愿。
夫妻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属于个人特有财产。这些生活用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为生活所必需的物品;二是这些生活用品为夫妻一方专用。但在实践中存在一种情况,即夫妻共同财产中购买的价值较大的贵重物品被一方单独使用。对于这种情况,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无论贵重物品的价值大小,都应当归个人所有。另一种观点认为,即使贵重物品为个人专用,由于其价值较大,应当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其他应当归夫妻一方的财产可以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这些财产具有较强的个人属性,理应归一方所有。例如,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等。另一方面,这些财产与某一方的专业业务密切相关,即使另一方享有权利,也不能充分体现财产的价值。
如果夫妻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而第三人以善意购买并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人民法院将不予支持。
然而,如果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并且在离婚时另一方要求赔偿损失,人民法院将予以支持。
婚后个人财产协议的写法及法律效力。此类协议应包含基本信息、个人财产细节、归属和管理方式、债务承担、生效条件和争议解决方式。只要符合法律要求,婚后个人财产协议通常具有法律效力,并可有效保障双方的财产权益。协议双方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内容应明确具
婚后女方个人财产、复婚后财产和婚后财产遗产的分割问题。婚后女方个人财产一般不予分割,仍属于女方个人所有。复婚后的财产分割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婚前财产、婚后共同创造的财产等。婚后财产在遗产分割时要先明确哪些属于婚后共同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再按照
离婚时如何有效写个人财产协议、离婚后财产协议书以及离婚财产分割的陈述方式。个人财产协议需明确财产范围、双方自愿、符合法律规定,经过公证后更具法律效力。离婚后财产协议书要包含基本信息、明确财产归属和债务处理,签订时双方自愿、平等。离婚财产分割的陈述需全
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的处理方法。婚前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不会因婚姻关系的存续转化为共同财产。离婚后财产分割需遵循一定原则,包括平等分割共同财产、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按约定财产制分割等。最新规定主要依据相关法律,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