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时认定与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的公司股权时,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1. 对于夫妻一方婚前取得的股权和婚后以个人财产出资取得的股权,应认定为个人财产,归所有权人所有。
2. 夫妻双方婚后以共同财产出资取得的股权,属于共同财产,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割。
对于个人婚前财产的孳息及增值是否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问题,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1. 孳息属于从物,根据物权法理论,从物的权利随主物,因此孳息和增值财产应认定为婚前财产。
2. 根据新婚姻法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孳息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3. 对于婚后所得的孳息和增值应区分不同情况处理。对于未经炒作的股票增值和存款利息等未付出劳动的收益,应认定为婚前财产。而对于婚后付出劳动的租金和经炒作后增值的股票等收益,则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该问题时应以是否付出劳动为标准,来衡量婚前或婚后财产。
在认定与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归属时,法院应根据房屋来源的不同进行分割:
1. 对于夫妻婚后购买的商品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然而,由于大多数商品房是通过银行贷款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尚未完全取得所有权。根据《婚姻法》解释的规定,法院不判决房屋的归属,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一方使用或双方共同使用。
2. 对于夫妻一方或双方承租的公房或通过房改取得产权的承租房,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总体而言,应由承租人继续承租或判归承租人所有。然而,如果一方因对方原因未能取得本可获得的房屋承租权或所有权,也可将房屋判归由非承租方承租或所有。
对于涉及知识产权的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问题,应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1. 知识产权权利本身具有人身专属性,不可能由他人包括权利人的配偶行使,因此不属于夫妻共同所得,只能归属权利人本人,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 然而,作为知识成果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属于一种财产权,应归夫妻共有,包括已得利益和期待得到的利益。因此,在离婚案件中,所涉知识产权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对于夫妻从事生产、经营所得收益的归属问题,应考虑以下因素:
1. 考虑到这类经营收益在时间上的特殊性,根据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将跨越婚前婚后两个阶段的经营收益定性为婚前个人财产与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溶合。
2. 考虑到经营在用途上的特殊性,对于夫妻通过经营所得的收益一部分用于维持和发展生产经营的情况,应根据经营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由夫妻一方单独经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应允许从事经营的夫妻一方在生产经营需要的范围内拥有独立支配的权利。
婚姻期间婚前财产收益的归属问题。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前财产及收益的归属方式,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前财产包括个人合法收入、婚前取得的财产权利、婚前财产的孳息以及婚前财产形态的改变等。
离婚后如何保障个人财产的问题。首先定义了夫妻个人财产,并阐述了在离婚时如何界定和分割。接着,文章介绍了证明婚前个人财产的方法和离婚前的财产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认定夫妻共同财产的标准,包括军人复员费等一次性费用的共同财产认定,以及夫妻个人财
离婚时房贷房屋的分割问题,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使用人。父母出资买房的情况,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则按照婚姻法规定处理;若登记在非出资方子女名下,除非有书面约定或声明,一般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对于一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