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共同财产可用来担保吗
离婚诉讼是解除夫妻关系的变更之诉,如果同时兼有财产的给付内容,可以适用财产保全担保措施。
如果在离婚案件中,一方当事人存在恶意转移、隐藏、挥霍或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或个人财产,从而产生危机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共同债务清偿等一系列问题时,在情况紧急、迫在眉睫时,另一方当事人有必要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受理离婚案件的法院,可能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法院的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可以根据他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对争议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以保证判决的顺利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解释(二)》第二十八条对离婚案件中涉及财产保全措施作出规定:“夫妻一方申请对配偶的个人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可以在采取保全措施可能造成损失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财产担保数额”。
该条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审理离婚案件时,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措施提供担保的数额可适当降低;二是在采取保全措施可能造成损失的范围内确定合理的财产担保数额。可见,应否提供担保及担保的数额应视是否诉讼保全或诉前保全及具体案情而确定。
二、离婚财产保全怎样申请
1、提供担保。
人民法院采取诉讼保全措施的,必须由申请人提供担保或交纳保证金,并且当事人需提交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
2、处于预防财产损失。
只有在诉讼争议的财产存在毁损、灭失等危险,或者有证据表明被申请人可能采取隐匿、转移、出卖其财产的,人民法院方可依职权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3、保全限于争议财产。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被告的财产。对案外人的财产不得采取保全措施,对案外人善意取得的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一般也不得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被申请人提供相应数额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作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财产保全。
4、申请的法院。
离婚诉前财产保全,由当事人向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在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后,申请人起诉的,可以向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人民法院或者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
5、不动产的保全。
人民法院对不动产和特定的动产(如车辆、船舶等)进行财产保全,可以采用扣押有关财产权证照并通知有关产权登记部门不予办理该项财产的转移手续的财产保全措施;必要时,也可以查封或扣押该项财产。
离婚时发生对方恶意转移、隐藏、挥霍或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时,申请财产保全是非常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方式,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申请以致拖延了申请时机。
二婚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和再婚登记所需的法律要求。对于二婚夫妻离婚,财产分割需遵循婚姻法规定,共同财产由双方协商处理,可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属。再婚需提供离婚证等相关证件,并遵循申请、审查、登记等流程。
夫妻共同购房公证的法律要求。在购置房产时,必须明确产权共有方式并在房产证上写明。夫妻双方需共同到场签字确认,如一方无法到场,则需办理公证。办理购房公证需携带结婚证和户口本,申请房贷时还需提供双方收入证明。对于准夫妻购房,并非一定视为共同财产,需明确双
军人婚内出轨离婚时的财产分割规定。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界定根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进行明确,军人的伤亡保险金等属于个人财产,而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以及住房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应确保公平合理地进行财产分割。
婚后买房是否属于婚前财产以及是否需要交税的问题。婚后购买的房产通常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关于税费,主要涉及到契税,税率根据房屋面积和是否为首套房等因素确定,一般在3%至5%之间。还可能涉及印花税等其他税费。同时,夫妻中一方想要卖房,可以通过申请财产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