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财产 > 夫妻债务 > 夫妻双方都自愿离婚债务怎么办

夫妻双方都自愿离婚债务怎么办

时间:2020-05-25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5015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离婚的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如果双方自愿离婚的,可以选择协议的方式离婚,但需要处理相关的问题,那么夫妻双方都自愿离婚债务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夫妻双方都自愿离婚债务怎么办

依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对于债务的处理,可以由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九条 【夫妻财产约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第四十一条 【共同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自愿离婚没有离婚协议书可以吗

首先,协议离婚是在双方自愿离婚的基础上,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一致后,去所在的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

并且,协议离婚时要准备好以下的材料:

1、双方的身份证件;

2、双方各自所持的离婚证书;

3、双方签署确认的离婚协议书;

4、双方提供各自的证件照;

5、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

因此,按照协议离婚的要求,自愿离婚必须准备离婚协议书,否则民政部门将不会办理离婚。

其次,双方没有离婚协议书,但还想要离婚的,那么双方可以协商、沟通,争取签订离婚协议书。

并且,撰写离婚协议书要写明以下内容:

1、表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愿

男女双方作出离婚的意思是真实自愿的,可以表述为:“男女(甲乙)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

2、确定孩子抚养问题

一般应写明孩子的姓名加身份号码,孩子由谁来抚养?抚养费多少?怎么支付抚养费?

3、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

比如处分不动产,要写明不动产的坐落位置以及房产编号,一般表述为:“登记在甲(乙)方名下的位于XXX的房地产所有权归甲(乙)方所有。”

4、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双方有共同债务的,即可以表述为“某某债务由某某承担或双方多少元债务由双方一人承担一半”。

5、隐匿转移等财产处理

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自动放弃该权利。

离婚后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协议离婚的前提条件

    协议离婚的前提条件,包括当事人资格要求、共同意愿要求以及对子女和财产问题的适当处理。协议离婚的当事人必须是合法夫妻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双方必须自愿离婚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此外,协议离婚必须遵循一定程序,包括申请离婚登记、接受婚姻登记管

  • 离婚方式: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

    离婚方式中的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具有省时经济的优点,但要求夫妻双方达成一致。诉讼离婚适用于无法达成协议的夫妻。协议离婚需满足自愿离婚、处理子女抚养和财产问题等条件。现役军人离婚需军人同意,除非有重大过错。离婚期限限制方面,男方在女方怀孕和分娩

  • 婚姻关系破裂后的离婚选择

    婚姻关系破裂后的离婚选择,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情况。自愿离婚需要男女双方前往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并得到确认后方可离婚。而离婚诉讼则是通过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解决。不同情况下,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的情形也有所不同。此外,军人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

  • 哪些情况下构成自动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其中并没有自动离婚的情况。离婚只能通过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来完成。协议离婚需要双方自愿并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诉讼离婚则需要通过调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并在特定情况下准予离婚,如重婚、家暴、感情破裂等。

  • 丈夫借高利贷是否构成离婚的理由
  • 离婚诉讼的法律规定
  • 婚前开的店离婚后负债算共同债务吗(《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