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先生与吴先生系朋友关系,吴先生与陈女士原系夫妻关系。2009年6月19日,吴先生出具借条1份,确认他曾因结婚需要向苏先生借款12万元,并承诺于同年10月底前归还借款。半年之后,吴先生与陈女士因感情不合,经法院调解离婚,当时,因吴先生在这起离婚案件中主张所欠苏先生的借款未得到陈女士的确认,因此,法院在结案时未作相应处理。2010年3月,债权人苏先生向大连市中山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吴先生与陈女士共同归还其借款12万元。
在法庭上,苏先生诉称,吴先生与陈女士原系夫妻关系,他俩在法院调解离婚时未就吴先生向其所借的12万元进行处理。因为这笔借款发生在吴先生与陈女士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故请求法院依法判令吴先生与陈女士共同归还。
对于讼争的12万元借款,除“借条”及吴先生自认外,苏先生未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借款事实存在;而且“借条”系吴先生事后补写,时间在离婚前不久,而“借条”内容表述,吴先生称为结婚需要而借款,这难以确认该借款发生于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或出于共同借款的合意,又无证据表明该借款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开支。综上,该笔借款虽因吴先生的自认而得以确认,但该自认效力不及于陈女士,因此,应由吴先生独自承担清偿借款责任。现苏先生主张他俩共同清偿借款的诉请,证据不足,不予支持。
只要是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向他人出具借条或以个人名义对外所举的其他债务,债权人向您主张权利的,一律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有夫妻共同承担。其次,存在两种情形例外:(1)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且债务人或债务人的配偶对此能够证明的,应当由债务人本人承担清偿责任。(2)夫妻双方实行约定财产制的,如果债权人事先知道该约定,并与夫妻中的一方建立债权债务关系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用债务人的个人财产清偿。
丈夫因交通事故侵权产生的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问题。事故导致原告金某受伤,认定被告董某承担全部责任,其妻子王某某是否应承担责任存在争议。根据相关法律,夫妻共同债务限定在“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范围内,交通事故债务属于侵权行为人个人责任,除非有
欠条作为证据在认定家庭共同债务中的争议。不同地区法院会根据证据属性和情况来判断其证明力,一般不轻易认定夫妻一方提交的欠条。此外,对于借款合同等凭证和证人作证的情况,法院也不应直接认定是否存在共同债务。为了保护债权人和避免不公平情况,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可
彭某因赌博欠债,债权人李某将其及彭某前妻毕某告上法庭要求共同承担债务的案件。法院审理认为,该笔债务为彭某个人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驳回了李某的诉求。律师提醒债权人应注意审查借款用途和债务人偿债能力,规避自身风险。
离婚时是否可以选择净身出户,特别是当存在负债时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在婚姻期间产生的共同债务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即使选择净身出户,也无法逃避共同债务。离婚时应通过协议或法律程序处理债务问题。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追求债务。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