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夫妻转移财产的处理依据是什么
时间:2024-03-0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离婚夫妻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
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如果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那么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于这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
离婚后的诉讼请求
如果离婚后的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进行制裁,制裁形式包括训诫、罚款或拘留等。
离婚时转移财产的处理原则
在面对一方转移财产的情况下,禁止以非法手段进行抢夺。而是应当及时向法院反映情况,经法院查证属实后,可以对转移财产进行分割。如果已经掌握了隐藏财产的地点,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便于今后财产分割后的执行。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所有:(1) 工资、奖金: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补贴;(2) 生产、经营的收益: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3) 知识产权的收益: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所得的收益;(4)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指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所得的财产。对于继承遗产的所得,指的是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是对财产的实际占有。即使婚姻关系终止前并未实际占有,但只要继承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继承的财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况除外;(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6) 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7) 双方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8) 发放到军人名下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得部分夫妻共有。
夫妻一方的财产范围
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1) 一方的婚前财产;(2)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前财产转给孩子是否构成财产转移?
离婚前财产转给孩子是否构成财产转移的问题。将财产转移到子女名下并不构成财产转移,因为这并非为了隐匿财产或独占违法转移的财产。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时若一方企图侵占共同财产,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因此,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财产转移,避免损害他
-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协议需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并在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后生效。对于协议离婚中涉及财产分割争议,应适用司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一方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的行为,在协议离婚中不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规定,男女双方一年内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可要
-
离婚后财产分配准则的法律解析
离婚后财产分配准则的法律解析,包括男女平等原则、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给予补偿原则和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这些原则在离婚财产分割中起着重要作用,确保了公平合理的分配,并特别保护子女和女方的利益。
-
协议离婚后的损害赔偿请求
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婚姻法》第46条,无过错方在特定情况下可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协议离婚后的一年内,若未明确表示放弃,仍可提出精神损害赔偿。为预防离婚财产纠纷,夫妻应进行财产公证、书面协议,并注意防止一方擅自转移或处置财产。如已
-
离婚一方恶意转移财产的法律后果
-
离婚房产纠纷的宣判时间
-
孕期离婚财产分配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