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在不违背法律,不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可以将婚前的个人财产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后所得财产约定为夫妻个人财产。
被约定的财产可以是生活资料,也可以是生产资料;可以是财产的全部,也可以是财产的一部分。
夫妻双方可以对财产的所有权进行约定,也可以对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进行约定。
约定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但以书面约定为宜,必要时还可办理公证手续。
如是口头约定,须有证人证明。
夫妻财产约定的时间可以在结婚前、结婚时,也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时候。
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属于夫或妻个人所有。婚前财产约定协议见证是指见证律师依法对夫妻(未婚夫妻)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和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所达成的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
婚前财产约定协议见证是近几年来新开办的一项律师见证业务,它有助于明确婚前财产的数量、范围、价值和产权归属,是解决婚姻、财产纠纷的可靠的法律依据,对于稳定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预防婚姻纠纷,保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积极意义,收到明显的社会效果。
婚前财产约定协议见证有两种形式:
1、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见证;
2、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协议,办理见证。
婚前财产约定协议见证由当事人共同向见证律师提出申请,填写见证申请表,并应当提交:
(1)、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2)、协议书草稿(当事人书定协议有困难的,见证机关可以代为书写);
(3)、有关的产权证明,如个人所有房产的房产证;
(4)、其他有关的证明材料,如己婚夫妻的结婚证书等。
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资料准备、办理程序以及费用。婚前财产公证是公证机关对未婚或已婚夫妻的婚前财产和债务范围进行证明的活动。办理时需准备个人身份证明、财产所有权证明和双方已草拟好的协议书。程序包括共同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公证申请受理和审查、签名和领取公证
婚后共同财产分割的标准,包括以夫妻共同财产制为基础,考虑财产的来源和性质,遵循公平原则进行分配等。对于70岁老人再婚财产和再婚后财产的分割,主要依据婚前约定、婚后所得财产情况、对家庭的贡献等因素进行分割,同时要注意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财产分割协议公证所需的资料以及注意事项。资料包括当事人的身份证明、财产分割协议文本和其他证据。协议内容涵盖基本情况、关系、分割理由、财产现状、分割原则方式等。办理公证时,应注意区分共有财产类型,共有人份额处理,债务负担明确,考虑各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
财产分割协议书能否进行公证的问题。财产分割协议书可以公证,但需要携带相关文件到当地公证处办理。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并不依赖于公证,只要协议合法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仍然具有约束力。办理离婚财产公证时,需注意区分财产共有方式、共有人权益及不宜分割的财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