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女声称,在婚前她支付了房屋的3万元首付,并与许男一起购买了房屋。婚后,他们共同付按揭还款。因此,她认为房屋应该是夫妻共同财产。现在房屋价值100万元,她认为自己应该分得一半的房产,丈夫至少应该按照房价的一半进行补偿。
据了解,争议房产位于北仑城区新兴繁华地段,购买时间为2007年9月,早于两人登记结婚的时间。房产登记的名字是许男,当时房屋总价为49.9万元,首付16万元,向银行贷款33.9万元,该款自当年10月18日开始还款,截止2011年6月17日,夫妻双方共同还贷数额约为9.7万元。按法院审理时的市场价,该套房屋可能卖到120万元,但双方最后均同意不进行评估,按原价格两倍计算该房屋价格,即100万元。
北仑法院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该案作出判决,认定房屋归许男所有,并要求许男补偿孟女9.7万元。该判决成为了浙江省首例适用该司法解释的离婚判决。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购买不动产,在婚后使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并且不动产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协议无法达成,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根据上述规定,本案中涉及的房屋是由被告许男婚前签订买卖合同,并由许男支付了首付款,且该房屋登记在许男名下,因此该房屋应属于许男所有。房屋的银行借款是许男的个人债务,应由许男承担偿还责任。至于原告孟女主张的婚前出资购房款3万元,法院没有认定,因为缺乏证据。婚后共同还款部分,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理解与适用,计算补偿款应首先了解以下基本情况:(1)涉案房屋购买时的价款;(2)首付款及其在购房款全款中的比例;(3)按揭贷款数额及其利息总额;(4)当事人以夫妻共同财产还款累计数额(包括利息)及其占全部房款和利息的比例;(5)尚未归还贷款及利息总额。该司法解释还提供了一个简便实用的补偿款计算公式,即:一方应得补偿款=夫妻婚后共同还贷数额÷实际总房款(总房款本金+利息)×离婚时房屋的市场价值÷2。
根据本案的情况,已知:1、涉案房屋购买时的价款为49.9万元;2、首付款为16万元,占购买房款的32%;3、按揭贷款本金为33.9万元,利息总额不明;4、2007年10月18日至2011年6月17日,双方共同还款约9.7万元(包含利息);5、双方协商的现在房屋价值为100万元。
法院根据上述情况计算共同还贷及财产增值的补偿额为9.7万元÷2×2=9.7万元,被告应当补偿原告9.7万元。
如果按照《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提供的计算公式,需要知道贷款利息数据,但本案中未提供。为了演示该补偿款计算公式,假设本案中房贷期限为15年,根据已知的偿还贷款45个月,共计偿还9.7万元的数据,如果采用等额还款,可以得出每月偿还贷款2156元,15年共计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为38.8万元,即本金33.9万元和利息总额为4.9万元,实际总房款为49.9万+4.9万=54.8万元。根据公式:一方应得补偿款=夫妻婚后共同还贷数额/实际总房款(总房款本金+利息)*离婚时房屋的市场价值/2。即9.7/(49.9+4.9)*100/2=8.85万元。
关于某人被甲偷走原本计划用于投资的钱,并用这些钱做生意赚取了巨大收益后的一系列问题。甲是否需要赔偿受害人的存款及利息、是否构成间接杀人罪、是否需要赔偿彩票收益、赚取的钱是否归甲所有等法律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法律规定,甲应赔偿受害人的钱款及其利息,但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婚内财产协议的生效方式,包括书面形式的约定、财产归属和债务清偿等问题。同时,还涉及夫妻赠与房产的协议公证、夫妻财产公证协议书的格式和具体内容等。婚内财产协议约定需书面形式,具有约束力,但不得对抗第三人。在夫妻财产公证协议书中
婚内财产协议的必要性,指出其合法性及有效性的要求。在合法有效的协议中需要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离婚财产分割等内容。同时,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应归夫妻共同所有,包括工资、奖金、生产收益等。而婚内财产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对
遗嘱公证费用的收取标准,包括个人身份证明类、活动证明类、遗嘱和产权证明类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收费标准。对于不同的服务内容和事项,收费有所差异,涉及从简单的证件证明到复杂的经济合同和财产继承等各个方面。整体上,遗嘱公证费用的收取标准是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