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也称为家暴,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以身体、精神、性等方式对家庭成员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这种暴力行为直接对受害者的身体产生影响,使其感到痛苦,并对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造成损害。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有血缘、婚姻、收养等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例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尽管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但也有一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成为受害者。家庭暴力可能导致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为了积极预防和有效惩治家庭暴力犯罪,并加强对家庭暴力被害人的刑事司法保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于2015年3月印发了《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通知。此外,中国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这是中国第一部反家庭暴力的法律。该法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肉体损伤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占家庭暴力案件的21%至34%。性攻击是另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占34%至59%。此外,家庭暴力还包括对受害者进行精神和情感上的折磨,例如威胁、恐吓、嫉妒、剥夺占有、隔离和孤立等。通常情况下,受害者会遭受多种形式的暴力,并且这些暴力行为会反复发生,且越来越严重。
家暴施虐者对受害者进行肉体上的攻击,可能采取以下行为:使用武器袭击或打击、殴打、用拳头或物体击打、用拳头猛击、打烂、踢、烧、掌掴、以及使用刀、枪等武器进行威胁。这些肉体暴力行为通常会合并出现,并且会反复发生,且越来越严重。
在检查受害者时,可以发现不同恢复期的损伤。典型的临床损伤包括挫擦伤和小的撕裂创,主要集中在头部、面部、颈部和躯干部。与其他致伤原因和类型相比,乳房、胸部和腹部损伤较为常见。
婚姻中的冷暴力现象及其处理方式。冷暴力是一种精神伤害行为,对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影响。文章介绍了处理冷暴力的方法,并指出目前我国法律对家庭冷暴力的界定存在空白,导致受害者面临困境。同时,根据《民法典》的新规定,离婚程序有所调整。
家庭暴力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财产归属和分割原则取决于财产性质,法院在分割时会遵循尊重当事人意愿、男女平等、照顾无过错方等原则。对于家庭暴力中的虐待和遗弃行为,受害方可能会面临净身出户的情况,即离婚后放弃一切财产。净身出户协议通常是婚前签订,出轨方需
婚姻法中关于婚外情离婚是否能请求赔偿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只有在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法定情节下,无过错方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单纯婚外情或婚外性行为很难获得法院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收集离婚损害赔偿证据,包括文字证据、视听证
家庭暴力行为的刑事责任问题。当家庭暴力达到严重程度并构成犯罪时,受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行为人可能面临有期徒刑。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明确了违反该法的行为和相应处罚,包括治安管理处罚、刑事责任追究以及未履行报案职责的严重后果。此外,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