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重婚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 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五) 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因此,遭遇家庭暴力的个人可以请求离婚。
已经离婚的夫妻,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产生施暴行为已不属于家庭暴力范畴,而只是由情感纠纷引发的暴力行为。然而,是否被认定为家庭暴力直接关系到受害者能否申请“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公权救济,以及在后续诉讼中能否争取到孩子的监护权,并在财产分配上获得公平待遇。
家庭暴力通常被限定在法定的家庭成员之间,不包括那些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的前夫妻关系,以及处于恋爱和同居阶段的亲密关系。然而,习惯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施暴者内心深处有强烈的控制欲望,倾向于将确定恋爱关系的伴侣,以及离婚后的前妻视为“自己的人”。受害者稍不顺从,就会遭受暴力。当受害者试图分手离开或提出分割财产要求时,施暴者会激发更强烈的愤怒,轻则动手动脚,重则触犯刑法。
家庭暴力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财产归属和分割原则取决于财产性质,法院在分割时会遵循尊重当事人意愿、男女平等、照顾无过错方等原则。对于家庭暴力中的虐待和遗弃行为,受害方可能会面临净身出户的情况,即离婚后放弃一切财产。净身出户协议通常是婚前签订,出轨方需
中国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中的生活费问题是否构成家暴以及是否可以离婚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生活费太少属于经济控制的一种形式,属于家暴范畴。如果因实施家庭暴力导致感情破裂,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准予离婚。因此,若当事人因生活费过少而遭受经济控制或虐待等家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
黄*仁与妻子段*贝的家庭暴力案件。黄*仁在民政局离婚办公室情绪失控,对段*贝实施暴力行为,导致段*贝受伤。经过法院调解,两人解除婚姻关系,黄*仁赔偿了段*贝的医药费。案件背后反映了家庭暴力的严重性和受害者所面临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