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在定性时产生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梁*华的行为应定为虐待罪。梁*华在酒醉之后,常常打骂妻子,而这次更是对妻子实施长时间的罚跪、打骂,最终造成妻子死亡。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应当确定梁*华犯虐待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梁*华的行为应当构成故意伤害罪。梁*华由于怀疑妻子有外遇而进行报复,对妻子进行打骂、体罚。在明知其行为可能造成对妻子人身伤害的情况下,对此结果抱有放任的故意,因此造成妻子死亡的严重后果。据此,应当认定梁*华犯故意伤害罪。
对于家庭暴力犯罪,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犯罪主体上,两者一般都是家庭成员;在犯罪的主观要件上,两者都是故意犯罪;在犯罪的客体上,都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益;在犯罪的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对被害人的打骂等行为。但是虐待与故意伤害仍具有一定的区别。
在犯罪对象上,虐待罪所侵害的对象仅为共同生活且彼此之间存在相互抚养义务的家庭成员。而故意伤害罪并不以此为限。在主观方面,虽然两者都是故意犯罪,但故意的内容有所不同。虐待罪的主观故意主要是对被害人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出于对被害人人身健康的损害。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虐待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或连续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不存在连续性和长期性,往往是一次行为。此外,虐待罪有一个加重情节是致人重伤或死亡,这与故意伤害罪的加重情节类似,但引起死亡或重伤的原因却截然不同。虐待致人重伤或死亡往往是由于长期的打骂、摧残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并非一朝一夕造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被告人长期虐待行为的结果。而故意伤害造成的伤害结果,无论多么严重,往往都是一次行为造成的。
本案中,梁*华虽然经常对妻子进行打骂、罚跪等,且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但是虐待罪在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属于自诉案件范围,不诉不理。而此次造成妻子死亡的严重后果是梁*华故意伤害的结果,并不是长期虐待的结果。从犯罪故意上看,梁*华对妻子的殴打行为是出于一种伤害的故意。在犯罪的手段上,梁*华对妻子进行殴打和罚跪的时间将近8个小时;在犯罪工具上,梁*华使用了板凳、皮带等物进行了连续的殴打。可见,梁*华明知或应当知道自己对妻子的殴打行为可能引起妻子身体健康的损害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在主观上具有伤害的犯罪故意。从伤害的结果上看,被害人的死亡是由于梁*华这次殴打行为造成的,而不是长期虐待的结果,因此也可判断出此案应定性为故意伤害。虽然被害人是梁*华的妻子,是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但这点并不影响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而对于被告人刑事责任,由于刑法有明确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本案应认定梁*华犯有故意伤害罪。
最终,房山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梁*华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如何认定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行为,提出了综合判断标准,包括施暴人的暴力程度、防卫人所处环境和面临的危险程度、采取的制止手段等。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后故意伤害施暴人的行为可视为具有防卫因素。同时,也讨论了家庭暴力的定义,其是指家庭成员间的身体、精神、性等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详细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法律责任,并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保护范围广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保护对象以及同居期间施暴的情况。该法于3月1日起施
一起典型的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过程。受害者是一位遭受丈夫长期欺凌的老年妇女,我们对其进行了心理安抚和法律援助,最终通过法庭调解成功离婚。文章还分析了家庭暴力的原因、特点和危害,包括历史、经济、思想、素质和社会原因等。家庭暴力发生于家庭内部,具有隐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