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法规 > 法院发首张"男性保护令",反家暴法也保护男性人身权

法院发首张"男性保护令",反家暴法也保护男性人身权

时间:2024-11-16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492
家暴一词对公众来说并不陌生,但在大多人的认识中,家暴的施暴者一般均为男性,而妇女也能通过《反家庭暴力法》得到人身保护。那么,如果男性成为被施暴者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讲解最近法院出台“男性保护令”最新消息。

北京门头沟法院首次向男性当事人发出家暴保护令

男性保护令:家暴问题的重要里程碑

北京的郭先生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于11月30日向门头沟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制止妻子赵女士的殴打和骚扰行为。法院随后作出裁定,禁止赵女士对郭先生实施家庭暴力和骚扰行为。这一裁定标志着北京市法院首次向男性当事人发出家暴保护令。

《反家庭暴力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去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反家庭暴力法》,将反家暴问题从传统的“家务事”转变为国家议题,并成为警方和法院的正式职责。尽管现有的《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已经禁止对家庭成员、妇女和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但还是需要单独制定《反家庭暴力法》。这是因为家暴行为的经常性、隐蔽性和“轻微性”需要采取强有力且持久的措施来禁止现实存在的家暴,而又不能直接援引《刑法》等“大杀器”,因为很多家暴并未达到严重程度。

《反家庭暴力法》的核心救济措施

《反家庭暴力法》为家暴行为量身定制了核心救济措施,其中包括人民法院签发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些保护令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还可以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这些措施形成了对被害人强有力的法律保护机制。

传统观念对反家暴工作的影响

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之前,中国反家暴工作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可依赖的司法介入措施。然而,在立法之后,最大的障碍却是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特别是当男性成为家暴受害人时,一旦寻求法律援助,就会受到舆论的指责和羞耻的帽子。法律已经走在了一些落后意识和舆论的前面,而落后意识应该跟上法律的步伐,而不是阻碍其发展。

男女平等的精神

作为北京门头沟区法院的首次尝试,签发了第一张男性的人身保护令,这体现了《反家庭暴力法》平等保护男性的精神。关键是,这一人身保护令勇敢地打破了某种世俗偏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都不应该受到指责和污名化,这样只会削弱他们寻求法律帮助的勇气,使《反家庭暴力法》的意义减弱。通过这一案例,我们应该认识到,男性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他们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只有消除对男性受害者的歧视和偏见,才能真正实现家庭暴力问题的根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家庭暴力是否构成暴力犯罪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与界定问题。家庭暴力是违法行为,实施者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家庭暴力的主体是家庭成员,实施者必须具有故意,并实施了殴打、捆绑等暴力行为,造成一定伤害后果。同时,家庭暴力侵害的是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

  •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及其表现和危害。根据新婚姻法等法规,家庭暴力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法律责任。家庭暴力表现为身体暴力、性暴力和精神暴力,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造成精神摧残,危害家庭幸福和子女成长。受害者应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

  • 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

    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问题。根据《婚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家庭暴力行为可受到行政处罚,严重情况可能构成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文章还提及了受害人请求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暴力与离婚、损害赔偿等方面的内容。对实施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请

  • 案情简介

    杭州富阳一起家暴案件。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丈夫盛某殴打妻子樊某,樊某头部伤势严重并遭受身体其他部位伤害。警方对盛某进行批评教育,考虑樊某态度及盛某悔过表现,暂不对樊某伤情进行鉴定。回访显示盛某已改变行为,家暴未再发生。同时提及《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和

  • 家暴拘留条件
  • 家庭暴力的定义和特征
  • 什么情况净身出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