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法规 > 家庭暴力发生率居高不下 专家提出防治法规建议稿

家庭暴力发生率居高不下 专家提出防治法规建议稿

时间:2020-05-2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568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再次提出了《家庭暴力防治法》专家建议稿,这是该网络在2003年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十届人大和政协的《家庭暴力防治法》专家建议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在今天上午于中国法学会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人士介绍,2003年的专家建议稿因立法时机尚未成熟未被全国人大采纳,反家暴网络于2006年重新成立修订专家小组,历时三年,经过三次专项调研、六次专门研讨、七易其稿,对2003年的建议稿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将把本次的建议稿提交给参加本次两会的代表委员,以期早日得以进入立法程序。

最新调查显示,中国的家庭暴力发生率高达三成左右,且受害人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2004年到2008年间,全国妇联系统受理的家庭暴力投诉年均达4万至5万件,占全部投诉的十分之一,并且仍有增长的趋势。农村家庭暴力现象依然严重。为有效规制家庭暴力,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亟需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

与会人士认为,目前,中国宪法及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明确禁止家庭暴力,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2008年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卫生部、全国妇联联合制定了《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上述法律法规对遏制家庭暴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缺乏全面禁止家庭暴力的全国性专门立法。

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的专家参加了本次《家庭暴力防治法》(专家建议稿)的修订,该建议稿由总则、行政干预、社会干预、民事干预、刑事干预、证据、法律责任、附则共八章组成。

建议稿提出了下列五项原则:(1)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原则。反对和禁止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对家庭暴力“零忍耐”。(2)政府主导,多机构合作原则。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私事,而是侵犯家庭成员人权的社会公害,保障公民不受家庭暴力的侵害是国家必须承担的责任,明确了建议稿的执行责任主体。(3)早期干预,预防为主的原则。(4)受害人本位原则。(5)教育、矫治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在对施暴人课以法律责任的同时,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教育,依法进行行为矫治、心理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家庭暴力的发生。

家庭暴力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单位,需要特定的机构统筹、协调。为此,建议稿特别设立了反家庭暴力委员会作为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机构,统筹、协调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建议稿首次确立了社会干预机制,使之成为家庭暴力整体干预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建议稿还提出了借鉴当前世界各国应对家庭暴力的主要司法手段之一民事保护令制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责任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问题。新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受害者可以要求实施者承担民事责任并支付损害赔偿。此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家庭暴力行为可能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可能构成多项罪名,包括虐待罪、侮辱罪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

  • 家暴损害赔偿的提出时机

    家暴损害赔偿的提出时机及婚内赔偿的理论争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可提出针对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请求。但婚内赔偿存在争议,因可能损害夫妻感情并影响今后生活。同时,损害赔偿操作困难,可能从家庭共有财产中支出,不利于保护受害者权益。家庭暴力的义务主体是施暴

  • 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详细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法律责任,并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保护范围广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保护对象以及同居期间施暴的情况。该法于3月1日起施

  • 家暴男子已道歉,将面临什么处罚
  • 家庭暴力典型个案
  • 内地居民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