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家庭暴力 > 家庭暴力法规 > 反对家庭暴力国际法规举要

反对家庭暴力国际法规举要

时间:2022-01-1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6569

(1)1967年11月7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消除对妇女歧视宣言》。该宣言代表联合国在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权益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宣言把歧视妇女称为“根本的不公正……是对人格尊严的侵犯”,要求采取措施确保男女平等,包括采取措施废除歧视妇女的法律、习俗、规章和惯例,为男女平等建立适当的法律保障以及教导舆论,引导国民意愿,扫除偏见,取消基于男尊女卑观念的习俗和一切惯例的措施。

(2)1979年12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该公约于1981年9月3日生效。该公约的根本哲理是:歧视妇女完全违背人格尊严,对妇女全面发挥潜力构成障碍,因此,在不断改善的生活条件下妇女享有平等权利必须得到促进和保障。

(3)在1985年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内罗毕战略》“青年妇女”(第287段)、“受凌辱的妇女”(第288段)、“被贩卖和被迫卖淫的妇女受害者”等标题下提到不同形式的对妇女暴力行为问题。

1993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暴力行为宣言》。其内容包括序言和六条条文。《宣言》的第1、2条是“对妇女暴力行为”的定义和具体形式;第3条重申了8项妇女应平等享受的人权;第4条规定各国应以一切适当手段尽快采取政策,消除对妇女暴力行为;第5条要求联合国各个组织和专门机构促进该《宣言》所载的权利和原则得到确认和实现;第6条规定《宣言》与类似国际公约、条约或其他文书及国内法的关系:凡有利于消除对妇女暴力行为的规定,不受《宣言》的影响。(来源: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作者:黄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责任

    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问题。新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法定离婚理由之一,受害者可以要求实施者承担民事责任并支付损害赔偿。此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家庭暴力行为可能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可能构成多项罪名,包括虐待罪、侮辱罪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

  • 家暴损害赔偿的提出时机

    家暴损害赔偿的提出时机及婚内赔偿的理论争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可提出针对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请求。但婚内赔偿存在争议,因可能损害夫妻感情并影响今后生活。同时,损害赔偿操作困难,可能从家庭共有财产中支出,不利于保护受害者权益。家庭暴力的义务主体是施暴

  • 反家庭暴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及其五大亮点。该法明确了家庭暴力的范畴,包括身体和精神侵害行为,并将精神暴力纳入其中。同时规定了相关单位报告家暴的义务和责任,同居暴力也受到法律约束。还建立了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法律保护。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该法详细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以及法律责任,并明确了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保护范围广泛,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特殊保护对象以及同居期间施暴的情况。该法于3月1日起施

  • 家暴男子已道歉,将面临什么处罚
  • 家庭暴力典型个案
  • 内地居民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