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不限 公司类型 外商投资企业 股东 公司设立 公司组织结构 公司资产管理 公司的变更形式 公司法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
在兼并问题上,国家没有一部统一的规定,而是令出各门,加上对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不同形式的企业又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规定,以致在规定本身上,相互冲突,顾此而失彼。例如,有关集体企业兼并是否要经过或如何经过批准这点上,有关的规定就大不一样。
2020-07-21
在上市公司公开收购中,最需保护的是目标公司广大股东,因而保护目标公司股东利益自然成为公开收购立法的主要目的。此外,对目标公司股东利益侵害的威胁还来自于其他许多方面,例如公司会计师对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资产状况作虚假说明,收购顾问对收购条件公正性作不准确
2020-07-21
兼并的主要目的是双方在生产、科研、市场营销或财务方面产生经营协同效应,股东由此而使其利润实现最大化。这是在中国实施兼并的最大陷阱。其他关键信息错误如交易主体无资格,产权交易客体不明确,交易程序违法等。在中国,兼并的利润通常远远大于其他规范的市场经济国
2020-07-21
①收购人的名称、住所;⑧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时所持有被收购公司股份数占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比例。《证券法》第91条第一款规定“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股票条例》第49条,该条规定:“自收购要约发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收购
2020-07-21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一致。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数额增
2020-07-21
2、根据收购目标公司股份是否受到法律规范强制,公司收购分为强制要约收购和自由收购。
2020-07-21
目标公司的选择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估是一个科学、理智、严密谨慎的分析过程,是公司实施并购决策的首要问题。在我国公司并购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公司忽略这一环节的隐性的风险而给自身的正常发展带来麻烦和困境的情况。基于不同的目标公司,股权交割的要求、主管机关不
2020-07-21
收购要约最大的特点是在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股东自主作出选择,因此被视为完全市场化的规范的收购模式,有利于防止各种内幕交易,保障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要约收购包含部分自愿要约与全面强制要约两种要约类型。
2020-07-21
同时,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并购贷款的风险防控。除此之外,修订后的《指引》还对并购贷款的风险控制予以强化,资本充足率低于10%的商业银行没有资格开办并购贷款业务。随着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深入,企业兼并重组日益活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业务也迅速发展。王*进说,此
2020-07-21
强制要约收购是指投资者持有目标公司股份或投票权达到法定比例,或者在持有一定比例之后一定期间内又增持一定的比例,依法律规定必须向目标公司全体股东发出公开收购要约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说强制要约收购的强制性不是很强。强制要约收购的这两个前提,还意味着在证券交易
2020-07-21
主要保护措施《跨省条例61-101》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措施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涉及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需进行正式评估;二是在股东大会投票时,关联方须回避表决;三是信息披露须强化;四是董事会须成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独立委员会,对并购重组相关事项进行监督和审批。①正式
2020-07-21
即兼并方出资购买目标企业的资产。这种形式一般是以现金购买为条件,将目标企业的整体产权买断。这种购买只计算目标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依其价值而确定购买价格。兼并方不与被兼并方协商债务如何处理。企业在完成兼并的同时,对其债务进行清偿。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则,
2020-07-21
在我国企业并购实践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企业忽略这一环节的隐性的风险而给自身的正常发展带来麻烦和困境的情况。概括而言,企业并购实施前的风险主要有:。这种不是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而产生的盲目并购冲动,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风险。
2020-07-21
兼并方和被兼并方企业一般通过产权市场或者直接洽谈的方式予以初步确定,实践中,由于现有产权市场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因此采取直接洽谈或者自找对象确定兼并方和被兼并方的情形较为常见。企业采取兼并形式进行改制的,应当对被兼并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认真
2020-07-21
应当注意区分企业合并与企业兼并这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如前文所述,企业兼并是企业合并的上位概念,企业合并是企业兼并中企业结合最牢固的形式。以收购形式实现对企业控股的属于企业兼并,不同于企业合并,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企业控股是企业收购形式,属于企业股东行为;
2020-07-21
公司注销的含义及条件,以及进行公司注销时需要携带的材料和具体流程。公司注销包括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解散决议、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办理税务完税证明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免除相关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登记的程序及所需文件。包括提交变更登记申请书、股东出资情况表、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证明、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或股权交割证明、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自然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修正案以及可能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书等步骤。最后需提交公
公司清算过程中关于债权登记的内容,规定了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及补充申报的处理方法。清算组需对公司财产进行清理并制定清算方案,若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可依法申请破产。清偿债务时,公司财产应按顺序支付各项费用及税款,剩余财产按股东出资或股份比例分配。最
单位破产时债权债务的处置方式。公司终止后需成立清算组织处理财产和债务,未成立清算组织的公司则失去民事诉讼地位。股东需履行清算义务,否则债权人可申请由债权人组织清算。诉讼过程中公司终止,股东应依法成立清算组织并变更诉讼主体为清算组织,清算组织可继承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