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遗嘱必须在被继承人具备完全行事能力且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自愿立订。遗嘱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人身权益,且不得包含非法要求。被继承人只能处置属于自己的财产,例如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处置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为了保证遗嘱的有效性,建议书面遗嘱最好去公证处进行公证。
夫妻的共同财产需要得到双方的共同同意。夫妻可以选择将遗嘱写在一起,也可以选择分别撰写。此外,法律规定最后一份立订的遗嘱将作为执行的依据。
如果有继承人希望放弃遗产继承权,需要前往公证处或请律师进行公证,并书面声明。此举必须基于继承人的自愿。
此外,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被继承人的子女、配偶和父母将成为第一序列继承人。第一序列继承人包括继子女、继父母、养子女和养父母。亲生子女即便是私生子,也有权继承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被继承人的遗产。孙子属于第二继承序列,在有第一继承人时第二序列继承人不享有继承权。然而,如果存在遗嘱,继承人的意见将无效,遗嘱必须真实反映被继承人的自愿意向。即使是未成年人,也有权继承遗产。如果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或有虐待老人等恶劣行为,法院有权剥夺其继承权并将其份额分配给其他继承人。
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和界定,包括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等。这些规定旨在简化财产关系,保护夫或妻一方的个人利益,便于离婚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结婚后婚前财产遗嘱的有效性。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可以由个人处理,包括订立遗嘱。夫妻可以约定婚姻期间及婚前财产归属,约定需书面形式,对双方有约束力。如一方婚前债务,第三人知道约定情况下,可要求以个人财产清偿。
婚姻法中关于个人财产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的婚前财产、因身体受伤获得的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的只归一方的财产以及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都应作为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他应归一方的财产也包括在范围内。例如,小李受赠的房产属于其个人财产
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包括主体合法、客体合法、内容合法和形式合法等要求。其中主体必须年满18周岁且精神正常,意思表示真实;客体必须是个人合法财产且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内容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剥夺有抚养义务、缺乏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并为胎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