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遗嘱必须在被继承人具备完全行事能力且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自愿立订。遗嘱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人身权益,且不得包含非法要求。被继承人只能处置属于自己的财产,例如夫妻共同财产只能处置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为了保证遗嘱的有效性,建议书面遗嘱最好去公证处进行公证。
夫妻的共同财产需要得到双方的共同同意。夫妻可以选择将遗嘱写在一起,也可以选择分别撰写。此外,法律规定最后一份立订的遗嘱将作为执行的依据。
如果有继承人希望放弃遗产继承权,需要前往公证处或请律师进行公证,并书面声明。此举必须基于继承人的自愿。
此外,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被继承人的子女、配偶和父母将成为第一序列继承人。第一序列继承人包括继子女、继父母、养子女和养父母。亲生子女即便是私生子,也有权继承与他们有血缘关系的被继承人的遗产。孙子属于第二继承序列,在有第一继承人时第二序列继承人不享有继承权。然而,如果存在遗嘱,继承人的意见将无效,遗嘱必须真实反映被继承人的自愿意向。即使是未成年人,也有权继承遗产。如果子女未履行赡养义务或有虐待老人等恶劣行为,法院有权剥夺其继承权并将其份额分配给其他继承人。
律师作为遗嘱执行人的资格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律师可以担任遗嘱执行人,但必须符合无利益关系和不属于继承人的条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遗嘱的见证人的限制,包括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等不能作为见证人。
口头遗嘱的效力要件。口头遗嘱生效需满足遗嘱人具备订立能力、处于危急情况、有见证人存在、受益人合法以及遗嘱内容合法等条件。同时,根据《继承法》规定,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且必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口头遗嘱失效。
遗嘱对私生子的财产继承问题。私生子可以通过遗嘱继承财产,但遗嘱需遵循《继承法》规定,为缺乏劳动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遗产份额。判断继承人是否符合这一标准的时间点是遗嘱生效时,且具体标准在我国继承法中存在模糊性,给实际操作带来难度。对于不同人群
共同遗嘱的相关问题,包括形式上的共同遗嘱与实质意义上的共同遗嘱,共同遗嘱的性质认定,以及能否单方变更夫妻共同遗嘱等问题。共同遗嘱涉及个人遗产的处置与遗嘱人的意愿,需要注意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遗嘱人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探讨了学界对于共同遗嘱性质的三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