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后,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是可以对遗产进行继承的,而继承遗产的时候,依据一定的继承方式进行,如果有遗嘱的,按遗嘱的规定继承,那么分割不了的遗产怎么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遗产分割的处理方法
1. 实物分割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遗产分割可以采取实物分割的方式。对于可分物,可以进行总体的实物分割,例如粮食可以根据每个继承人应继承的数量进行划分。对于不可分物,只能进行个体的分割,例如电视机、冰箱等。对于无法进行实物分割的不可分物,应采取折价补偿的方式进行处理。
2. 变价分割
对于不宜进行实物分割的遗产,可以将其变卖并换取价金,然后按照各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比例对价金进行分割,使每个继承人获得与其应得遗产份额相对应的价金。
3. 补偿分割
对于不宜分割的遗产,如果有继承人愿意接受该遗产,可以让该继承人获得该遗产的所有权。获得遗产所有权的继承人应按照其他继承人应继份的比例,向其他继承人分别进行相应的补偿。
4. 保留共有的分割
对于不宜进行实物分割的遗产,如果所有继承人都愿意接受该遗产,或者继承人愿意保持遗产共有状态,可以将其作为共同所有的财产。各继承人根据自己应得的遗产份额确定该财产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分担的义务。
二、解决遗产分配不公的方法
对于没有遗嘱或遗赠抚养协议的情况,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处理。根据法定继承规定,男女平等,同一顺序继承人应均等继承遗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完全公平,遗产分配不公的情况经常发生。解决遗产分配不公的最佳方法是通过诉讼进行处理。在确定遗产如何继承之前,应首先排除亲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具体适用法定继承的情况包括:1. 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立下遗嘱或遗赠。2. 被继承人生前没有与第三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3.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4. 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5. 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遗产以及遗嘱没有处分的遗产。6. 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受遗赠人丧失遗赠受领权。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也没有遗赠扶养协议,通常会按照法定继承进行分配,一般情况下是均等分配,但也可能存在多分或少分的情况。1. 对于生活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2. 对于主要承担抚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3. 对于有抚养能力和条件但未尽抚养义务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不分或少分。4. 继承人可以协商同意不均等分配。5. 对于依靠被继承人扶养但缺乏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或者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得适当的遗产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