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继承权,但是依照法律规定的原因,继承人也可能丧失其继承权。其中,《继承法》第七条第四款就明确规定:“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所谓伪造遗嘱,是指继承人以被继承人的名义制作假遗嘱。
篡改遗嘱是指继承人改变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的内容。销毁遗嘱,是指继承人将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完全破坏、毁灭。根据以上法律,如果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了遗嘱,但情节并不严重,不一定丧失继承权,只有在情节严重时,才丧失继承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四条指出:“继承人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侵害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利益,并造成其生活困难的,应认定其行为情节严重。”而其它的一般篡改遗嘱的行为,一般不认为是情节严重。具体案件中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由人民法院决定。
继承权之丧失的定义,包括继承权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两种情况。继承权之丧失是因为继承人犯有罪行或违法行为而取消其继承权。文章还讨论了遗嘱的定义,即自然人生前处分财产及安排事务,并在死亡后产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继承法中关于继承权丧失
与继父母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是否享有继承权的问题。案例涉及黄老伯与梁婆婆的婚姻,以及继子阿善的继承权问题。法院认定阿善作为与黄老伯和梁婆婆共同生活并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是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最终,法院做出判决,确认房屋归梁婆婆所有,并
放弃继承权的可撤销性问题。放弃继承权是一项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的民事行为。一旦放弃并得到其他继承人认可,继承权通常不可撤销。恢复继承权需经法院决定,并且必须在遗产处理之前表示。放弃继承权的决定必须是由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继承人真实意思表示,采取欺骗
根据继承法规定的顺序继承,有遗嘱的根据遗嘱的规定继承。因此,重组家庭中家庭成员继承权的确认,主要涉及到第一顺序继承人中继子女、继父母之间是否有继承权。其一,继父母承担了继子女的生活、教育等费用;存在以上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就可以认定为继子女与继父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