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原则。如果继女在年幼时受到继父母的抚养,那么在继父母年老后,她应该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
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没有形成抚养关系,那么他们就没有赡养继父母的法律义务。然而,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看,即使没有形成抚养关系的养子女,也应该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给予养父母赡养扶助。
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 名分型:当生父或生母与继母或继父再婚时,如果继子女已经成年并且独立生活,或者虽未成年但是由生父母提供生活教育费用,没有接受继父或继母的抚养教育,那么他们就没有对继父或继母尽赡养义务。
(2) 共同生活型:当生父或生母与继母或继父再婚时,如果继父或继母承担了部分或全部的生活教育费用,并且与继子女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那么继子女就有义务对继父或继母尽赡养义务。
根据《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第9条的规定,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有赡养老年人的法律义务。
孙子女对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具备负担能力时需承担赡养责任,但未成年或精神病人除外。若祖父母有固定收入可自理,孙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若祖父母的子女已死亡或无力赡养,孙子女需承担赡养责任。同时,孙辈对祖辈的赡养义务并不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湖南道县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老夫妇因长子多年未履行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长子承担赡养费用,但儿媳不具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案件引发网友热议,强调子女应履行赡养义务并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法律依据方面,仅子女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负有
中国法律中能否与父母断绝法律关系的问题。文章指出,基于血缘关系的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能断绝,但基于收养关系的则可以断绝。法律还规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对于离婚后抚养义务的理解,文章提到确立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权和义务的原则
如何撤销赡养协议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赡养协议的内容及其法律依据,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文章还涉及被赡养人的权益保护,包括房产权、婚姻自由和财产权保护等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如赡养人经济状况的变更,赡养费用可以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