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赡养协议需要公证人吗
不需要公证人,赡养协议不必须公证,但是如果公证效力会高一些。如果受赡养人还有其他继承人,建议做一下公证,免得以后是非多。
如何办理赡养协议公证
一、办理赡养协议公证应提交的材料
根据规定,赡养协议公证应当由被赡养人或赡养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公证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材料:(1)当事人的身份证件;(2)当事人之间亲属关系证明;(3)赡养协议草稿(公证处可代为当事人起草赡养协议);(4)其他有关材料,如赡养人、被赡养人经济状况、身份状况、身份状况证明。
二、办理赡养协议公证的程序
(一)申请:
申办赡养协议公证,当事人应向公证处提交以下证件和材料:
1、赡养协议公证申请表;
2、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
3、委托代理申请,代理人应提交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
4、当事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
5、赡养协议;
6、公证处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受理:
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予受理:
1、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身份明确,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就赡养事宜已达成协议;
3、当事人提交了本细则第五条规定的证件和材料;
4、该公证事项属本公证处管辖。
对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申请,公证处应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三)审查:
公证人员应认真接待当事人,按《公证程序规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制作笔录,并着重记录下列内容:
1、被赡养人的健康、财产、工作状况,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子女情况,对赡养人的意见和要求;
2、赡养人的工作、经济状况及赡养能力;
3、赡养人与被赡养人之间的关系,签订赡养协议的原因和意思表示;
4、赡养人应尽的具体义务;
5、违约责任;
6、设立赡养协议监督人的情况;
7、公证人员认为应当记录的其他内容。
(四)出具公证书:
符合下列条件的赡养协议,公证处应出具公证书:
1、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合法;
3、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自愿;
4、协议内容真实、合法,赡养人应尽的义务明确、具体、可行,协议条款完备,文字表述准确;
5、办证程序符合规定。
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拒绝公证,并在办证期限内将拒绝的理由通知当事人。
一份分家协议书范本的具体内容。该协议涉及夫妻二人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明确了一处房产的归属。协议中还提到了其他子女的意见、赡养义务、变更登记手续以及协议生效和存储的相关事项。
如何撤销赡养协议的问题。文章介绍了赡养协议的内容及其法律依据,包括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应遵循的原则。同时,文章还涉及被赡养人的权益保护,包括房产权、婚姻自由和财产权保护等方面。在特定情况下,如赡养人经济状况的变更,赡养费用可以相应调整。
赡养协议与财产关系的问题。赡养协议是赡养人之间履行的法定义务的协议,与财产无直接关系。赡养协议包括被赡养人和赡养人的基本信息、赡养义务、给付方式、保护措施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不得免除。若某子女无法履行赡养义务,其
关于赡养老人和财产继承的协议书。甲方为两位老人的子女,乙方和丙方为赡养责任人。协议内容包括了赡养责任分配、医疗费用承担、财产处理、收入分配和存款处理等方面。协议经过公证后生效,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