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赋予公民用遗嘱处分财产的权利,但同时也对其行使这种权利作出了限制。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应当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必要的遗产份额。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如果遗嘱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该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剩余部分才能按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钱某生前所立的遗嘱虽然合法有效,但考虑到蔡某多年来一直依靠蔡某抚养,并且蔡某已经年近八旬,丧失了劳动能力且没有生活来源,钱某应当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给予蔡某。剩余的遗产可以按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进行处理。
上述条文属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在立遗嘱时公民必须遵守。因此,蔡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遗产,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农村家庭赡养协议的撰写方法和要求。协议旨在确保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赡养人需合理安排老人的住房和医疗,不得虐待和歧视老人,保障老人的自由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协议还规定了供应标准和生活条件,由村两委和老龄委监督实
老年人在提起诉讼时,若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诉讼费用,可以向法院申请免除诉讼费用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老年人和其他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可以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并可获得法律援助。诉讼费用的承担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由败诉方承担。
孙子女对外祖父母的赡养义务。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具备负担能力时需承担赡养责任,但未成年或精神病人除外。若祖父母有固定收入可自理,孙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若祖父母的子女已死亡或无力赡养,孙子女需承担赡养责任。同时,孙辈对祖辈的赡养义务并不免除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