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共同所有原则,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处分权。因此,即使已婚的成年子女本人没有经济收入,但配偶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成年子女仍应当承担赡养义务。
父母因生活困难、犯罪或其他客观条件确实无法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情况下,当未成年子女成年独立后,如父母符合被赡养的条件,子女仍应尽赡养扶助义务。
如果父母取消子女对财产的继承权,子女仍然有赡养义务。
子女放弃继承权的行为是有效的,但放弃继承权并不意味着免除赡养义务。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父母和子女之间可以相互继承遗产。子女自愿放弃这项权利是合法的,但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为由来对抗法定的赡养义务。
根据修改后的《婚姻法》第30条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因此,父母再婚后,子女仍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不能拒绝。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断绝亲子关系在法律上的认可问题。指出父母与子女间的血亲关系无法解除,任何尝试断绝关系的协议都是无效的。并且,即使有这样的协议,也不能免除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证明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类型和法律规定。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和视听资料等,而根据法律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责任提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果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法院会进行相关的调查收集工作。
赡养义务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后果。根据《宪法》和《婚姻法》,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得拒绝履行。赡养人不履行义务需支付赡养费、违约金,并可能承担诉讼费、律师费等。在继承遗产时,不尽赡养义务者可能会被少分或不分。赡养义务包括经济、生活、精神上的扶助
免除赡养义务的情形。对于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的已婚子女以及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但仍需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义务。对于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权要求支付抚养费,而尚在校就读或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