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军人有过错在先,妻子是可以要求离婚的。然而,如果军人犯的过错不是重大的,并且积极悔改且不同离婚,法院通常会进行调解。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是重大过错呢?法律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军人有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情况,妻子可以离婚,无需征得军人的同意。
如果军人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或者遗弃家庭成员,妻子可以离婚,无需征得军人的同意。
如果军人有赌博、吸毒等恶习且屡教不改,妻子可以离婚,无需征得军人的同意。
如果军人存在以上恶习,妻子可以直接提出离婚诉讼,无需军人同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条,军人离婚诉讼的地域管辖根据军人的文职或非文职身份进行划分。以下是四种情况:
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军人,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夫妻双方有一方是军人,且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文职军人,即军队文职干部,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是非文职军人,即现役军人,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家庭暴力离婚中的财产分割问题。财产归属和分割原则取决于财产性质,法院在分割时会遵循尊重当事人意愿、男女平等、照顾无过错方等原则。对于家庭暴力中的虐待和遗弃行为,受害方可能会面临净身出户的情况,即离婚后放弃一切财产。净身出户协议通常是婚前签订,出轨方需
现役军人的定义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婚姻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
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的取证困难问题。文章指出,在家庭暴力和婚外同居等离婚损害赔偿案件中,当事人往往面临取证困难的问题。由于家庭暴力事件的隐蔽性和无过错方证据不足,许多无过错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无法得到支持。此外,婚外同居现象多为隐蔽且无固定住所,使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