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婚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了对现役军人配偶的离婚请求权的限制。该规定旨在从实体法角度对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进行特殊保护,以增强部队战斗力,体现了国家对人民子弟兵的关怀和爱护。
现役军人是指正在人民解放军或武装警察部队服役,具有军籍的男女军官、士兵。不包括退役军人、复员军人、转业军人和军事单位中不具有军籍的职工。
适用《婚姻法》第三十三条的条件是:夫妻的一方是军人,另一方是非军人。如果双方都是军人或双方都不是军人,不适用此条的规定。同时,适用这一条只能是非军人提出离婚,必须征得军人的同意。如果是军人提出离婚,没有必要征得非军人的同意,也不适用此条的规定。
《婚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例外情况是指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且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对方要求离婚的情况下,不必征得军人一方的同意。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一般指军人一方的重大违法行为或其他严重破坏夫妻感情的行为,例如军人重婚或与他人同居;军人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军人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以及军人有其他重大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等。
执行《婚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应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离婚问题上,既要依法保护现役军人的婚姻,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保护军人配偶的合法权益。具体来说,如果现役军人的配偶提出离婚,军人不同意离婚,并且他们的婚姻基础和婚后感情较好,非军人一方没有重要原因提出离婚,法院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对原告进行说服教育,劝其珍惜与军人的婚姻关系,尽量调解和好或判决不准离婚。如果夫妻关系恶化,婚姻确实无法继续维持,人民法院认为确有离婚之必要,应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的政治机关,向军人做好思想工作,经其同意后可准予离婚。
现役军人的定义及离婚的相关法律规定。现役军人是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服役的人员。配偶要求离婚需得到军人同意,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确保婚姻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诉讼离婚中现役军人的特殊保护和对女方的特殊保护。针对现役军人,非军人配偶在离婚时需要得到军人同意,除非军人存在重大过失。女方在孕期、产期或中止妊娠期间享有特殊保护,男方不得提出离婚请求,除非存在特殊情况如重大威胁等。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军人和妇女的权益,
离婚诉讼中,如果无过错方提出请求离婚赔偿,必须同时进行离婚诉讼。如果无过错方不提出请求,视为放弃该权利,以后也无法请求赔偿。离婚赔偿程序适用于行政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同意行政离婚且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法律应尊重当事人意愿。如果无法达成协议
彩礼在离婚财产分割中一般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属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协议离婚后男方可以要求退还彩礼,但也可以选择放弃。离婚手续可通过双方同意,持户口本、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