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高某是一名35岁的已婚男性,担任银行营业所主任。程某是一名19岁的新员工。高某利用自己的职务权力,频繁向程某发放“奖金”和“礼包”,引诱程某与其发生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2005年2月,程某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现役军人林-军(化名),两人开始建立恋爱关系。程某才与高某中断了不正当的两性关系。
2006年4月26日,程某与林-军在当地婚姻登记机关完成结婚登记手续。5月8日,按照当地风俗举行了结婚典礼,并邀请高某参加。
在程某度过半年的“蜜月”期间,高某多次找到林-军,要求与其发生两性关系,并导致程某怀孕。程某得知自己怀有高某的孩子后,离开丈夫家,独自租房居住,并且不告诉林-军和公婆。
高某得知程某怀孕的孩子是自己的后,每两个星期利用双休日驾车去探望程某,并与程某同吃同住。周围的邻居都以为他们是一对合法夫妻。在程某分娩期间,高某更是频繁到医院陪护。
林-军根据程某分娩的时间推算,怀疑程某所生孩子与自己无亲子关系,因此提出了DNA鉴定,并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鉴定结果证明了林-军的猜测是正确的,程某承认高某是孩子的父亲,法院判决林-军与程某离婚。
与此同时,高某向当地人民法院自首。法院审理认为,高某明知程某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却与其同居并生育孩子,其行为严重违反刑法,构成破坏军婚罪。鉴于高某案发后自首,并且态度较好,法院对其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结婚证或婚姻登记机关的证明; 没有登记结婚的,关于同居时间或举行婚礼时间的证明; 再婚的,原离婚调解书、判决书或有关部门的证明; 一方或双方为现役军人的,提供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证明; 一方因犯罪被判刑劳改的,关于原判法院、刑期和
离婚是夫妻双方以登记或诉讼方式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由于离婚涉及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等一系列重大法律和社会问题,《婚姻法》对其程序、条件和后果等均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对军人离婚作出特别规定的,主要是现役军人的配偶对
第259条第1款“破坏军婚罪”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很多人以“登记婚姻”和“事实婚姻”存在与否,来看是否存在重婚,司法实践认为不准确。
《婚姻法》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这一规定在对军人婚姻实行特别保护,也考虑对军人配偶的离婚自由权保障。除此以外,军人离婚的审查、登记等程序与一般离婚相同,均适用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婚姻登记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