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涉外婚姻 > 涉外结婚手续 > 外国人在中国登记结婚需要带什么材料

外国人在中国登记结婚需要带什么材料

时间:2023-10-24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9945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地球上每个角落的距离似乎都变得近了起来,又由于我国不禁止与外籍人结婚,外国人与中国公民结为夫妻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但由于涉及到跨国婚姻,在进行结婚登记时外方所需提交的材料也与本国公民不一样,登记流程也较为复杂,那么外国人在中国登记结婚需要带什么材料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大家解开疑惑。

外国人在中国结婚所需材料

中国公民所需提供的材料:

1、户口证明。

2、居民身份证。

3、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外国人所需提供的材料:

1、本人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

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或外事部门颁发的身份证件,或临时来华的入境、居留证件。

3、经本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关)和我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由本国公证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或该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外国侨民所需提供的材料:

1、本人护照或代替护照的身份、国籍证件(无国籍者免交)。

2、公安机关签发的《外国人居留证》。

3、本人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此外,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还须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外国人在中国登记结婚的流程

申请

1、中国公民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到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2、申请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分别持有法定的证件。

3、凡证件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可持证件和男女双方照片,到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4、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应当如实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规定的有关证件和证明,不得隐瞒真实情况。

审查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进行审查,查明结婚申请是否符合结婚条件,不明之处,应当向当事人询问,必要时,可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登记

1、予以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对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即时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离过婚的,应注销其离婚证。但对中国公民和外国人的登记申请,应在收到申请后一个月内办理登记手续,发给结婚证。涉外婚姻的结婚证须贴有男女双方当事人照片,并加盖办理涉外婚姻登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婚姻登记专用章。

申请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受单位或者他人干涉,不能获得所需证明时,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查明确实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

2、不予登记: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1)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2)非自愿的;

(3)已有配偶的;

(4)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5)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澳门居民在内地结婚所需手续

    澳门居民在内地结婚的流程与规定。需遵守中国法律,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询问结婚意愿并填写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宣读声明书后,登记员审查材料并颁发结婚证。此外,结婚登记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国家对婚姻关系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原则等。登记机关为各级

  • 2020异地办理结婚证流程详解

    异地办理结婚证的详细流程。首先列举了结婚登记的申请条件,包括年龄、婚姻状况等要求。接着介绍了申请流程,包括前往户籍所在地民政局、填写声明书、签名或按指印等步骤。文章还提到了需要准备的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等。同时,也提到了登记时限和收费情况。最后指出

  • 涉外婚姻补领结婚证的程序

    涉外婚姻补领结婚证的程序。首先进行初审,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接着受理申请,填写申请补领婚姻登记证声明书并在婚姻登记员面前签署。之后进行审查,确认证件和证明材料是否齐全有效,查证结婚登记记录是否属实。如果符合补发条件,将予以补发结婚证;否则不予

  • 申请离婚所需材料清单

    申请离婚所需的材料清单,包括身份证及户口本、婚姻证明文件、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以及财产权属凭证等。申请人需根据不同情况提供相应材料,如未婚证明、结婚证、夫妻财产约定等。港澳、台湾及外籍人士需提供特定证件。若申请人不会签名,需携带印章。

  • 结婚的法律程序
  • 结婚证丢了补办需要什么手续,法律有哪些规定
  • 办理结婚证需要准备什么,怎么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