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涉外婚姻 > 涉外结婚手续 > 中国领事为公民办理涉外婚姻手续的历史

中国领事为公民办理涉外婚姻手续的历史

时间:2020-05-2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9977

第一个阶段,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一九五○年五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颁布实施的第一部《婚姻法》明确规定了"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等基本准则。据此,一九五四年,中国外交部制定的《关于领事工作任务的初步规定》明确规定了领事职务的6项内容。作为新政府第一个有关领事工作的法规,其第3条规定:领事可以"颁发护照,办理签证、公证、认证,以及处理华侨的某些有关民政事宜"。该条款中就"领事可以处理华侨的某些有关民政事宜"作出的原则性规定,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最初对"领事婚姻登记"工作的指导性法规的条款。

从国际法上讲,首先,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邻国依照条约解决了双重国籍问题,据此,中国领事可依约为华侨、华人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婚姻状况证明的公证或认证手续。

其次,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批共3个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即:一九五九年一月二十七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领事条约》、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领事条约》、一九六○年五月七日在布拉格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领事条约》。上述3个条约"领事官员有权执行公证、认证职务"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领事条约》中"领事可以办理双方都是派遣国公民的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规定,均成为中国领事为本国公民或外国公民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婚姻状况证明的公证或认证手续的法律依据。

第二个阶段,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

从六十年代初起,由于"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关系开始恶化。六十年代末,中国在外国的领事馆由14个减至5个。这一时期,中外双边领事条约或协议的签订工作停滞,中国领事为本国公民或外国公民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婚姻状况证明的公证或认证手续,几乎是零记录。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至今

这一阶段中外领事关系复兴并大发展。截至二○○三年底,外国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设立或准备设立的职业和名誉领事机构有239个,中国在外国设立或准备设立的职业领事机构有69个,加上中国与165个国家互设外交代表机构中的领事职能机构,中外领事关系的发展平台在扩大。在这一时期,中国领事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中国领事为本国公民或外国公民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婚姻状况证明的公证或认证手续的法律依据逐年增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香港与内地跨境婚姻比例不断增长

    香港与内地之间跨境婚姻的增长趋势和呈现的新特点。随着两地经贸文化往来的增加,跨境婚姻比例从香港的7%增长到34.2%。如今,越来越多的香港女性北上寻找真爱,夫妻地位日趋平等。文章还介绍了涉外婚姻登记的条件和办理步骤。

  •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涉外劳动关系指劳动合同主体或履行地点具有涉外因素。外国公司在中国不能直接招聘员工,必须通过代表处或分支机构开展商业活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外国公司在华分公司招聘中国员工需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其关系受保护。同时

  • 第一个阶段,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中国婚姻法和领事工作在历史上的发展变化。第一个阶段明确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等基本准则,并制定了领事工作任务的初步规定,其中包含领事处理华侨婚姻问题的原则性条款。第二个阶段受到文革影响,中外领事关系受到冲击,领事工作几近停滞。第三个

  • 涉外婚姻的处理原则

    涉外婚姻的处理原则,包括一般处理原则和特殊处理原则。文章还阐述了哪些人不能与外国人结婚,如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涉外婚姻的办理程序。

  • 涉外结婚应注意的问题
  • 涉外离婚办理公证委托手续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 涉外婚姻办理结婚证需要哪些手续和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