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国法律对离婚条件和离婚方式规定的差异,这就必然引起或产生法律冲突。因为离婚的形式主要涉及程序问题,对离婚的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各国一般都规定适用法院地法,那么我国对涉外离婚案件的法律适用规定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相关知识。
我国对涉外离婚案件的法律适用规定
一、离婚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
由于各国法律对离婚条件和离婚方式规定的差异,必然引起法律冲突。离婚的形式主要涉及程序问题,对于离婚的形式要件的法律冲突,各国一般规定适用法院地法。此外,各国通常采取以下冲突规则:1. 依据法院地法;2. 依据当事人本国法;3. 重叠适用法院地法和当事人本国法;4. 适用利于离婚的法律。
二、离婚实质要件的法律选择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地的法律。因此,如果法院地在中国,应适用中国法;如果法院地在外国,应适用外国法律。然而,如果法院地与当事人没有直接联系,其判决往往会产生承认和执行上的困难。因此,涉外离婚主要还是适用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的本国法。
我国法律对涉外民商中的家庭(结婚、离婚、收养、监护、扶养)的具体规定
1. 结婚离婚
根据《民法通则》第147条和《民法通则》的相关意见,中外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离婚适用法院地法。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包括离婚中的不动产分割问题)。对于婚姻是否有效的认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
2. 涉外离婚管辖权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原被告一方在我国有住所或居所的,我国法院就有管辖权。对于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果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我国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果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我国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内外分居的情况,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对于双方都在国外但未定居的情况,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应由原告或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例如:
中国公民甲得知A国法院正在审理其配偶中国公民乙提起的离婚诉讼,便在自己住所地的中国法院对乙也提起离婚之诉。根据我国司法实践,法院应受理此案。中国籍公民张某与华侨李某在某国相识后结婚并定居该国。10年后张某在定居国起诉离婚,但该国法院以双方具有中国国籍为由拒绝受理该案。张某遂向自己在中国的最后居住地法院起诉。根据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该中国法院有权受理该案。
3. 收养
根据《收养法》第21条,涉及收养的案件重叠适用收养人所在国法和中国法。
4. 监护
根据《民法通则》的相关意见,监护适用被监护人的本国法,但如果被监护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适用我国法律。
例如:
秦某出生于美国,具有美国国籍,现年10岁。秦某的父亲是华裔美国人,母亲是中国人。3年前,秦某的父母在美国离异后,秦某的母亲携秦某回国定居,秦某的母亲在公安机关办理了常住户口登记,也为秦某办理了在中国长期居留的证件。后秦某的父亲委托中国律师在中国某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取得对其子的监护权。根据我国法律,该中国法院有权受理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