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离婚管辖权是指根据国际条约和国内立法规定,对涉外离婚案件的受理权限范围和对特定涉外离婚案件行使审判权的资格。
在涉外离婚案件中,确定管辖权是进行实体审理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情况下,处理涉外离婚案件时,首先需要确定一国法院的司法管辖权,以及该案件由该国某级、某地法院管辖。只有在确定了管辖权之后,才能进入案件的事实审理阶段。
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权决定着离婚案件的法律适用。取得离婚诉讼的管辖权有助于法院所在地国掌握诉讼的主动权,积极采用对其有利的法律。法院可以援用公共秩序保留、转致、反致等原则或规则,适用对其有利的法律,拒绝适用冲突规范援引的对其不利的法律。
如果一国法院已经合法有效地取得对某一涉外离婚诉讼的管辖权,则该离婚判决就可能得到有关外国法院的承认和执行。然而,如果没有管辖权的法院对某一涉外离婚诉讼实行不适当的管辖,那么其作出的判决将得不到有关国家的承认和执行。
《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和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及1968年欧共体的《关于民商事管辖权及判决承认与执行公约》排除了婚姻家庭的特殊性,因此不适用于涉外离婚管辖权的调整。相反,1902年《关于离婚及司法别居的法律冲突与管辖权冲突公约》、1970年的海牙《承认离婚和司法别居公约》,以及**塞尔《关于婚姻事项管辖权及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对涉及婚姻事项的调整提供了规范。因此,在讨论涉外离婚管辖权时,需要以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为理论基础,但不能完全适用其理论。
涉外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程序。涉及不动产纠纷的管辖依据《民事诉讼法》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遵循双方协议,若协议无果则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况判决,但考虑子女和女方权益;不动产分割因各国法律不同存在限制,国外不动产需另行解决;外国离婚判决需
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不在国内居住的人的身份关系诉讼、在国外结婚定居的华侨的离婚案件等。不同情况下,管辖法院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为了确保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处理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离婚判决书的生效日期如何确定的问题,包括通过邮寄或公告方式送达判决书的上诉期间计算方式、双方不同时收到判决书的情况处理、上诉期间为15天的规定以及节假日对上诉期间的影响等。同时,文章还概述了一宗离婚纠纷案件,涉及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
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原则,包括一般原则和特殊情况。一般原则是按照“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或原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特殊情况包括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人提起与身份关系相关的诉讼、华侨定居国外后的离婚案件、中国公民在国外或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