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方能达成合意的解决方式:
1、国外一方可以委托国内的朋友或律师作为其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需要填写固定格式的授权委托书和离婚意见书,并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认证费用因国家不同而异,但一般较低。
2、与此同时,国内一方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最好在诉状上明确表明双方已就离婚问题达成一致,以促使法院尽早开庭,快速解决案件。
3、法院择日开庭后,原告及其代理人与被告代理人可以达成调解书或判决书,一般当日生效,一周后可领取生效法律文书。案件结束。
(二)双方无法达成合意的解决方式:
1、国内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需要提交结婚证、原告身份证、被告国外住址(护照)等相关证据。
2、法院审查立案后,一般会询问原告是否与被告达成协议,若不能或被告无法联系,法院会通过外交途径将诉讼文书转交给外交部。这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情况一:被告收到法院传票后,可以进行答辩,法院择日开庭,裁决是否判离。
情况二:传票送达三个月后,被告仍无音讯,法院一般会进行公告七个月后的缺席判决。
需要指出的是,缺席判决只针对人身关系作出裁决,对财产部分一般不予处理。
1、国外一方可以回国,双方到涉外婚姻管理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2、国外一方无法回国,国内一方可以在其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步骤同上。
1、国内一方需要将结婚证、公证书、原告身份证、被告身份材料(护照、结婚登记时填写的申报表等)等相关证据材料提交给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法院经审查立案后,会送达应诉通知,择日开庭,步骤同上。
在签收法院的判决书时,代理人应当注意核对国外一方的姓名,确保法院文书中的拼写无误。代理人曾经代理一起德国离婚案件,国外一方名字为MARKRO,法院书记员误写为MARRKO,代理人未予注意,导致后来需要重新收回双方判决书进行修改,非常麻烦。
涉外离婚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遵循”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原则,如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与身份关系有关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涉及华侨及中国公民的特殊情况,如双方在国外未定居或涉及香港、澳门、
涉外离婚案件在中国法院的受理情况,包括管辖法院和适用的法律。同时介绍了涉外婚姻的登记程序和相关证件要求。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等自愿结婚或协议离婚时,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前往各地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申请婚姻登记,并持有相应的证件证明婚姻状
涉外离婚案件的立案管辖问题。涉及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提出的离婚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不同情况下公民和外国人在境外提出的离婚申请,管辖问题依据法院所在国家的国内法决定。同时,离婚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按照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进行。
中国公民在国外未定居时,配偶在国内的离婚诉讼管辖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无论哪一方提起诉讼,都应由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同时,还涉及夫妻双方在国外定居或均在国外但未定居时的离婚手续办理和诉讼管辖问题。如双方存在争议,需回国提起离婚诉讼或通过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