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国内外离婚案件中,子女的居住地可能在国内或国外。为了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并考虑到执行的可行性,一般情况下,子女由与其实际生活的一方抚养。然而,如果该方存在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过错行为,则不适用此原则。如果子女已满十周岁,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在审判实践中,存在国外一方当事人的财产无法审查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夫妻共同财产的不公正分割。国内当事人很难了解并提供国外配偶的财产情况。即使申请法院调查,目前法院直接到国外进行取证也不可行。
国外当事人一般不可能亲自回国出庭,大多数情况下会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必须提交当事人本人书写的授权委托书,并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再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法院可以要求该当事人在认证授权委托书的同时,向使领馆出具可靠的资产证明,并由使领馆进行审核。
可以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当地法院代为调查国外当事人的财产状况。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外国法院互相委托调查的司法协助将更具操作性,并且有望在未来变得更加频繁。
在查明财产情况后,对于此类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与普通离婚案件有所不同。法官应考虑双方当事人分居在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根据各自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合理分割财产,并使各自管理和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如果双方所分财产相差较大,多得财产的一方应向另一方进行补偿。对于夫妻共同的房屋等不动产的处理,一般应归并给在所在国的一方当事人所有。
中国法院在不同情况下的管辖权规定。包括华侨在不同地点结婚并定居国外的离婚诉讼管辖、一方在中国居住而另一方居住在国外的情况以及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的离婚诉讼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中国法院在不同情况下具有相应的管辖权。
不同情况下在中国境内协议离婚的相关要求和程序,包括公民与外国人、涉外华侨婚姻、港澳同胞和内地公民以及特定人群的协议离婚要求等。其中根据不同国籍背景和特殊身份(如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等)的人,离婚程序有所不同,并涉及特定的法律文书要求及认证程序。同时
查询夫妻共同财产的方法。首先需要确定房产的确切地址,然后可以委托朋友查询房地产登记资料,获取资料后需办理公证和认证手续。这些步骤取得的证据有助于证明夫妻共同财产,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提供支持。
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规定,包括不同情况下国内法院对涉外离婚案件的受理范围和管辖原则。涉及中国公民在国外、华侨在国外定居、海外结婚定居的华侨、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境外要求离婚等情况的管辖规定均有所涉及。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相关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