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国内外离婚案件中,子女的居住地可能在国内或国外。为了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并考虑到执行的可行性,一般情况下,子女由与其实际生活的一方抚养。然而,如果该方存在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过错行为,则不适用此原则。如果子女已满十周岁,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
在审判实践中,存在国外一方当事人的财产无法审查的问题,这可能导致夫妻共同财产的不公正分割。国内当事人很难了解并提供国外配偶的财产情况。即使申请法院调查,目前法院直接到国外进行取证也不可行。
国外当事人一般不可能亲自回国出庭,大多数情况下会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必须提交当事人本人书写的授权委托书,并经所在国公证机关证明,再经中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法院可以要求该当事人在认证授权委托书的同时,向使领馆出具可靠的资产证明,并由使领馆进行审核。
可以根据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当地法院代为调查国外当事人的财产状况。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外国法院互相委托调查的司法协助将更具操作性,并且有望在未来变得更加频繁。
在查明财产情况后,对于此类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与普通离婚案件有所不同。法官应考虑双方当事人分居在国内外的实际情况,根据各自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合理分割财产,并使各自管理和使用的财产归各自所有。如果双方所分财产相差较大,多得财产的一方应向另一方进行补偿。对于夫妻共同的房屋等不动产的处理,一般应归并给在所在国的一方当事人所有。
涉外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程序。涉及不动产纠纷的管辖依据《民事诉讼法》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遵循双方协议,若协议无果则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况判决,但考虑子女和女方权益;不动产分割因各国法律不同存在限制,国外不动产需另行解决;外国离婚判决需
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件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不在国内居住的人的身份关系诉讼、在国外结婚定居的华侨的离婚案件等。不同情况下,管辖法院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是为了确保案件得到公正、高效的处理
涉外离婚案件的立案管辖问题。涉及中国公民和外国人在中国提出的离婚申请,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于不同情况下公民和外国人在境外提出的离婚申请,管辖问题依据法院所在国家的国内法决定。同时,离婚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按照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进行。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离婚判决书的生效日期如何确定的问题,包括通过邮寄或公告方式送达判决书的上诉期间计算方式、双方不同时收到判决书的情况处理、上诉期间为15天的规定以及节假日对上诉期间的影响等。同时,文章还概述了一宗离婚纠纷案件,涉及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