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委托国内朋友或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代为诉讼。需填写授权委托书和离婚意见书,并经过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
2. 国内一方向所在地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尽快解决案件。
3. 法院开庭后,双方代理人达成调解书或判决书,一周后可领取生效法律文书。
1. 国内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交相关证据。
2. 法院将诉讼文书转交外交部,并通过外交途径送达被告。可能会有两种情况:被告收到传票后进行答辩,或被告无音信,最终法院进行缺席判决。
1. 国外一方能回国,双方到涉外婚姻管理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
2. 国外一方不能回国,国内一方在所在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1. 国内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提交相关证据。
2. 法院择日开庭,最终裁决离婚事宜。
1. 将国外颁发的婚姻注册证书公证认证后,在中国立案。
2. 对于来自香港、台湾、澳门的结婚证书,需进行相关公证认证手续。
3. 提交公证认证后的结婚证书和其他诉讼材料,引起立案程序。若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可在一个月内审结;若一方不同意或无音信,诉讼期间最长可达一年半。
随着驻沪外籍人士的增多,上海各法院处理此类案件的数量也在增加。不同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时的登记地点和相关证件要求。双方需在中国公民户口所在地的指定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并提供各自的户籍证明、护照或其他身份国籍证件、居留证件及婚姻状况证明等文件。同时,特殊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等以及与正在服刑的人员不得与外国人结婚。
涉外当事人身份认证的相关要求和流程。对于境外当事人,需要提供基本情况和主体存在的证明,身份认证需经公证机关证明和驻外使领馆认证。境外法人及其他组织作为原告需提交合法注册登记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律师代理诉讼需委托中国律师。授权委托书需履行公证、认
涉外离婚案件的地域管辖原则。遵循”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原则,如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不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与身份关系有关的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涉及华侨及中国公民的特殊情况,如双方在国外未定居或涉及香港、澳门、
涉外结婚的限制主体,包括担任特定公职的人员,如现役军人、外交人员、公安人员、机要人员及其掌握重大机密的人员等,以及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法律禁止这些人同外国人结婚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