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适用婚姻缔结地法的原则,结婚的实质要件应根据婚姻缔结地法来判断。如果结婚符合婚姻缔结地法的要求并且有效,那么该婚姻在任何其他地方也都是有效的。这一原则的理由在于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根据“场所支配行为”的原则,应适用婚姻缔结地法。此外,一些国家认为婚姻涉及公共秩序,因此不承认不符合婚姻缔结地法的婚姻的效力。
目前,适用婚姻缔结地法的原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采用,包括美国的许多州、拉美的一些国家、阿根廷、巴西和中国等。然而,单纯适用婚姻缔结地法的原则可能会导致法律规避行为、移居婚姻或无效婚姻的现象。
根据适用当事人属人法的原则,结婚的实质要件应根据当事人属人法来判断。这一原则的理由在于婚姻是一种身份关系,应以当事人属人法来解决与身份和能力相关的问题。目前,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波兰等多数欧洲大陆国家以及日本、泰国等国家将当事人本国法作为属人法,而英国、丹麦、挪威和英联邦国家以当事人住所地法为属人法。适用当事人属人法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当事人规避法律和移居婚姻的现象,但当事人属人法可能与婚姻缔结地的公共秩序相冲突,从而影响婚姻的效力。
此外,当夫妻双方的属人法不一致时,目前国际上一般适用各自当事人的属人法,如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17条的规定。
欧洲各国最近制定的冲突法中,多数采用了混合适用的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混合适用原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以婚姻缔结地法为主,以当事人属人法为辅。一般是有条件的选择适用规范。例如,1987年《瑞士联邦国际私法》第44条规定:“在瑞士举行婚礼的实质要件由瑞士法律支配;外国人之间结婚如果不符合瑞士法律规定的要件,但满足一方当事人本国法规定的要件,仍然可以举行。”但同时规定了当事人规避法律的无效。前苏联、东欧的一些国家采用了这种制度;2、以当事人属人法为主,婚姻缔结地法为辅。例如,1979年《匈牙利国际私法》第37条和第38条规定了婚姻的实质要件应根据当事人的属人法来确定,但如果外国人要在匈牙利结婚,则必须符合匈牙利法律的规定。前南斯拉夫、德国等国家采用了这种制度。
混合适用制度消除了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和当事人属人法带来的消极后果,具有灵活性和可行性,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
涉外婚姻的概念、法律适用、婚姻效力及证书认证问题。涉外婚姻涉及中国公民与外国人之间的婚姻关系,法律适用以婚姻缔结地法律为主。对于国外结婚证书的认证程序,需要进行公证和认证。不同地区的结婚证书认证程序有所不同,需按照当地规定办理。
与外国人缔结婚姻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建议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婚姻关系,了解所在国家的法律至关重要,以避免纠纷并保障权益。文化差异需引起注意,双方应尊重彼此的文化和风俗。随着涉外婚姻数量增加,相关部门应加强管理和引导。
中国法律允许外国驻华领事办理公证、认证或证明的相关内容。依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以及中国国内法的规定,外国驻华领事可以依法为当事人办理公证、认证或证明,这些证明在中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以加拿大驻华领事为例,其办理的“出生”
涉外结婚的特点。涉外结婚指我国公民与外国人或特定地区居民在境外进行的法律行为,需遵循我国法律规定。涉外结婚需满足《婚姻法》规定的条件,如自愿、年龄、无配偶及亲属关系等。不同身份的人需准备不同的资料,如内地居民需准备户口簿、身份证等,外国人需准备有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