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原则,重婚行为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必须予以刑事处罚。
重婚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才构成重婚罪。
有配偶的人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并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包括登记结婚或事实婚)。这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
根据我国对事实婚的承认主义原则,只有事实婚具有法律效力时,才能成立事实重婚罪。因此,事实婚只有被承认有法律效力时,才被确认为一种婚姻关系,也才构成重婚罪。
重婚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重婚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如果没有配偶一方确实不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无配偶一方不构成重婚罪,有配偶一方则构成重婚罪。重婚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重婚是封建主义婚姻制度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不允许的。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重婚观念严重。要区分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1、区分重婚罪与有配偶的妇女被拐卖而重婚的界限。被拐卖的妇女在客观上有重婚行为,但其主观上并无重婚的故意,与他人重婚是他人欺骗或强迫的结果。
2、区分重婚罪与临时姘居的界限。姘居不构成重婚罪,只是临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3、从情节是否严重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只有情节较为严重,危害较大的重婚行为,才构成犯罪。
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婚姻无效的情形。根据《婚姻法》第10条规定,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且婚后尚未治愈的疾病以及未达到法定婚龄等情况下的婚姻无效。婚姻合法性是基本属性,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具有法律效力。规定无效婚姻是防治违法婚姻的必要
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之间的区别。两者在行为方式、主观认识内容、行为对象、所侵犯的客体以及对方构成犯罪的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文章还针对具体情境,分析了如何对行为人和现役军人配偶进行定罪。
自诉案件代理词的撰写要求。自诉案件需以书面形式提交刑事自诉状,如自诉人无法书写,可口头告诉法院并由法院记录。代理人需出庭保障自诉人权益。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被告人吴某和李某的重婚罪行为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后果,包括破坏家庭和睦、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产生社会不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