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撤销婚姻的条件之一是该婚姻违反了当事人意愿,违反了结婚自由原则。违反结婚自由原则的行为包括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等,其中主要表现形式是胁迫。
胁迫是指非法地以将要使他人产生损害或者以直接对他人实施损害相威胁,从而使某人因受到恐惧或损害而结婚。胁迫的手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非法地以将要使他人产生损害相威胁,从而使某人产生恐惧。这种将要发生的损害必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可以涉及生命、身体、财产、名誉、自由、健康等方面,并且必须是相当严重的,足以使被胁迫者感到恐惧。例如,以不与其结婚就烧毁对方的相威胁,从而迫使对方与其结婚。
(2)直接对他人实施不法行为,给某人造成损害,从而迫使该人结婚。这种直接损害可以是对肉体的直接损害,如绑架对方,也可以是对精神的直接损害,如诽谤对方等。
当事人在受到威胁而结婚时,其缔结婚姻关系的行为并不是出于其真实的意思表示,这就违反了婚姻法关于婚姻自由、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规定。因此,法律赋予受胁迫的一方以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使受胁迫的一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与对方结为夫妻。
申请撤销婚姻的条件之二是必须在法定时间内提出。撤销权带有形成权的性质,因此有法定的除斥期间。根据《婚姻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受胁迫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在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果过了这个时间期限没有提出撤销请求,即视为有效婚姻。
申请撤销婚姻的条件之三是选择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处和法院。
可撤销婚姻的程序之一是行政程序,即由婚姻登记机关宣布撤销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撤销该婚姻的申请,并出具身份证、结婚证以及能够证明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认为受胁迫结婚的情况属实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问题的,应当撤销该婚姻,宣告结婚证作废。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可撤销婚姻的程序之二是诉讼程序,即由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婚姻。
(1)受胁迫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婚姻的诉讼。人民法院在审理婚姻当事人因受胁迫而请求撤销婚姻的案件时,应当适用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
(2)请求撤销婚姻的诉讼一律应当以判决方式结案,而不应以调解方式结案。确定婚姻效力只能依据客观事实依法认定,而不能依当事人意愿而定。人民法院在判决撤销婚姻时,应当对涉及的子女和财产问题一并处理。对于子女和财产问题的处理,既可以采用调解方式,也可以采用判决方式。
(3)对于撤销婚姻的一审判决,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撤销婚姻的,应当收缴双方的结婚证书,并将生效的判决书寄送当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可撤销婚姻的有关规定。受胁迫的一方应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则应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可撤销婚姻违反结婚自由原则,主要形式包括包办和买卖婚姻,且存在婚姻事实,但相对无效,有时间限制。有权提出撤销婚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可撤销性。新《民法典》使婚前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其签订源于年轻人对婚姻目的不明确和婚姻基础薄弱等问题。法律上,婚前协议中的“过错方净身出户”条款有效,并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关于婚前协议的撤销性,协议离婚并办理手续后不可反悔,但
中国借他人名义领取结婚证的法律效果。虽然这种行为不符合婚姻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但法院无法宣告该婚姻无效或撤销。当事人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撤销或通过协议离婚解除婚姻关系。解除后,法律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双方关系进行处理,对待未按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也有所区
可撤销婚姻的法律依据及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相关规定,因胁迫结婚的一方可在结婚登记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涉及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撤销婚姻可通过行政程序或诉讼程序进行,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遵循法律程序。法院在判决时会处理涉及的子女和财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