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婚姻是指当事人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婚姻缺乏结婚要件而成立的婚姻。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婚姻关系失去法律效力。
胁迫婚姻是指因胁迫而缔结的婚姻,可以被撤销。胁迫婚姻指的是婚姻关系中的一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施加威胁或强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意愿缔结婚姻的婚姻关系。胁迫婚姻违反了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原则,属于违法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必须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以下是关于提出撤销婚姻效力申请的规定:
有权提出撤销婚姻效力申请的人只能是因胁迫结婚的被胁迫人。因胁迫而缔结的婚姻违背了受胁迫方的意愿,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婚姻法规定,尽管胁迫婚姻已经成立,但是受胁迫方仍有权在婚姻成立后一定时间内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婚姻效力。胁迫婚姻的另一方当事人在缔结婚姻关系时并没有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因此在婚姻关系成立后,该方当事人没有权利提出撤销婚姻效力的请求。
1、因胁迫而结婚的受胁迫方虽然有权撤销婚姻效力的请求,但是该请求权受时间限制。受胁迫的一方必须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个规定意味着受胁迫方必须在法定时间内行使撤销婚姻效力的请求权。因为胁迫婚姻往往是受胁迫方违背意愿而缔结的婚姻,如果结婚后受胁迫方自愿接受已经成立的婚姻关系,那么法律将继续承认该婚姻关系的有效性。如果受胁迫方不愿维持已经成立的婚姻关系,可以请求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撤销婚姻效力,使已经缔结的婚姻关系失效。然而,如果受胁迫方长期不行使该权利,不主张撤销婚姻效力,将不利于保护婚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可能导致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在判断是否撤销婚姻效力时由于时间过长而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婚姻法规定,受胁迫方必须在法定时间内行使撤销婚姻效力的请求权,如果超过法定期限不行使,受胁迫方将失去请求撤销婚姻效力的权利,所缔结的婚姻将被视为合法有效,受胁迫方不能再以同样的理由申请撤销该婚姻。
2、关于期限起算的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从受胁迫方结婚登记之日起算,即受胁迫方必须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决定是否申请有关部门撤销婚姻效力。
第二种情况是从受胁迫方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算,即受胁迫方必须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决定是否申请有关部门撤销婚姻效力。这种情况主要考虑到在胁迫婚姻中,有些受胁迫方是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比如被绑架或拐卖的妇女被迫与他人缔结婚姻关系。这些妇女在被限制人身自由且相关部门未解救之前,无法提出撤销婚姻效力的申请。因此,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受胁迫方必须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效力的申请。
有权撤销婚姻关系的机构为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
可撤销婚姻的有关规定。受胁迫的一方应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则应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可撤销婚姻违反结婚自由原则,主要形式包括包办和买卖婚姻,且存在婚姻事实,但相对无效,有时间限制。有权提出撤销婚
撤销婚姻和离婚的区别以及解除婚姻关系的方式。撤销婚姻是自始无效,被视为未婚;离婚则是解除现有婚姻关系。解除婚姻关系可通过离婚登记、诉讼离婚或无效婚姻等方式。离婚登记需双方自愿并提供相关证件,诉讼离婚则通过法院调解,无效婚姻则涉及重婚等情形。
婚前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可撤销性。新《民法典》使婚前协议具备法律效力,其签订源于年轻人对婚姻目的不明确和婚姻基础薄弱等问题。法律上,婚前协议中的“过错方净身出户”条款有效,并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关于婚前协议的撤销性,协议离婚并办理手续后不可反悔,但
离婚案件中的法律问题,重点讨论了婚姻关系的撤销条件及申请撤销的时间限制。受胁迫结婚的当事人可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文章强调当事人应了解自己的权利,及时行使,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