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当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婚姻时,通常会收缴被撤销婚姻的双方当事人的结婚证书。同时,法院会将生效的判决书发送给当事人登记结婚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即当地民政局。因此,当事人无需再次前往民政局进行撤销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一条:如果婚姻是在胁迫下进行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一方必须在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如果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要求撤销婚姻,必须在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十二条: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享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在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应由当事人协商处理;如果协商不成,人民法院将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做出判决。对于由重婚导致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对于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以下是几种无效婚姻的认定情况:
1. 重婚:指已经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登记结婚,无论是法律上的重婚还是事实上的重婚,这种婚姻关系都是无效的。
2.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禁止结婚的亲属包括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一定范围内的亲属结婚是基于优生学考虑和伦理要求。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指的是出自同一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直系血亲之外的血亲,如表兄弟姐妹结婚。
3.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的疾病,且婚后尚未治愈。
4. 未达到法定婚龄:我国《婚姻法》规定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如果男女一方或双方未达到法定婚龄,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婚姻是无效的。
无效婚姻的定义及其类型。无效婚姻指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男女婚姻,不具有法律效力。其类型包括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且婚后尚未治愈以及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等。
当事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受理机关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后由婚姻登记机关记录。对于无效婚姻,不产生配偶身份,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需协商或法院裁定,同时涉及法律后果如刑事责任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所以无效的婚姻在解除前,自始至终都不产生法律效力的。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查明确实是无效婚姻时,应当收回被骗
人民法院应告知当事人提其离婚诉讼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婚姻登记。人民法院在审理无效婚姻案件时发现法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已经消失,婚姻关系则转为有效,人民法院告知当事人后,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可以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