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错方导致的婚姻无效有补偿吗
时间:2025-02-1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婚姻无效的情形主要有四种:重婚、近亲结婚、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那么在我国法律规定中过错方导致的婚姻无效对方能得到补偿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及赔偿制度的缺陷
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
根据《婚姻法》第十二条的规定,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备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在婚姻无效的情况下,以下是相关的法律后果:1. 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的无效婚姻制度,一旦婚姻被宣告无效,当事人的婚姻关系自始没有法律效力,违法的关系应当予以解除。2. 对子女的法律后果:为了保护子女的利益,无效婚姻所生的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待遇。如果当事人无法就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法律判决。3. 财产上的法律后果:尽管该条并没有对财产处理问题进行明确规定,但原则上应该照顾无过错方。由于无效婚姻不具备婚姻的法律效力,因此无法适用夫妻财产制的相关规定。如果双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有共同收入和财产,只能依照民法中有关财产共有的一般规定进行处理。
赔偿制度的缺陷
新婚姻法规定的赔偿制度只涉及到离婚时过错方给予无过错方一定经济赔偿的情况,但对于无效婚姻解除后的赔偿问题,新婚姻法中并未有明确规定,这是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的一个缺陷。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一旦民事行为被确定为无效或被撤消,当事人因该行为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对于这种行为不进行惩罚,将无法抚慰受害方的心灵,也无法充分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针对违法婚姻,除了判令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判定他们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例如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因此,法律应当明确具体地规定赔偿制度,以完善婚姻法的赔偿制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效婚姻的定义
无效婚姻的定义及其类型。无效婚姻指不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男女婚姻,不具有法律效力。其类型包括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且婚后尚未治愈以及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等。
-
当事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受理机关为
当事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受理机关为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后由婚姻登记机关记录。对于无效婚姻,不产生配偶身份,子女抚养和财产处理需协商或法院裁定,同时涉及法律后果如刑事责任等。
-
法律如何认定婚姻关系破裂
婚姻法规定的婚姻关系破裂的认定以及离婚的法律流程。根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时,应准予离婚。文章详细描述了去法院起诉离婚的流程,包括起诉、立案、案件移交、调解和判决等步骤。此外,还介绍了最新资讯中的新《民法典》关于离婚的最
-
婚内财产转移对离婚的影响(《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婚姻法失效背景下离婚中财产转移的影响,并介绍了起诉离婚的条件和证据要求以及调解和无效情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处理一方擅自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措施、离婚诉讼中的财产保全以及民法典对离婚的影响和判决不准离婚后的再次离婚诉讼情况。
-
离婚证遗失是否影响再婚权利
-
婚姻关系是否能自动解除
-
撤销婚姻纠纷的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