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以结婚登记程序存在瑕疵为由提起民事诉讼,主张撤销结婚登记的,应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意味着,男女双方结婚登记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如果当事人对已领取的结婚证效力提出异议,这不属于民事案件的审理范围。当事人仅以婚姻登记中的瑕疵问题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只要不符合婚姻法第十条关于婚姻无效的四种规定情形,法院应判决驳回当事人的申请。
根据《婚姻法解释(三)》第二条的规定,如果一方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合理的证据链条证明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亲子关系,另一方没有相反的证据又坚决不同意做亲子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请求否认亲子关系一方或请求确认亲子关系一方的主张成立,而不配合法院进行亲子鉴定的一方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根据解释,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投资婚后所得的收益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孳息和自然增值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当事人起诉离婚要求分割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投资所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时,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规定,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且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样的规定有利于保护父母的利益,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出资为子女结婚购房往往不会与子女签署书面协议。将产权登记主体与明确表示赠与一方联系起来,可以更客观地判断父母出资购房的真实意图,便于司法认定和统一裁量尺度,也有利于均衡保护婚姻双方及其父母的权益。
根据第十条规定,如果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如果当事人协议离婚未成,事先达成的附协议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不生效。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达成离婚协议时,一方可能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债务承担等方面做出让步,以顺利离婚。然而,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有翻悔权利,事先达成的离婚协议没有生效,对夫妻双方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案件财产分割的依据。
军人配偶离婚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军人配偶要求离婚需军人同意,除非军人有重大过错。重大过错包括现役军人重婚、同居、家暴、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不良行为。若无证据显示军人有重大过错,配偶的离婚请求可能不被支持。因此,如希望成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内容。包括家庭暴力的定义、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起诉受理的规定、补办结婚登记的效力起算、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处理原则、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中一方死亡的处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及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
离婚时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共同财产的分配方式。当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或按市价分配有困难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数量按比例进行分配。解释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解释。
离婚诉讼中涉及夫妻共同财产的担保问题。在离婚案件中,当一方当事人恶意转移、隐藏、挥霍或处分财产时,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律依据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解释(二)》第二十八条。申请离婚财产保全的程序包括提供担保、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