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伦敦城收购与合并守则》和香港《收购与合并守则》的规定,在收购失败的情况下,受要约人有权撤销其承诺。香港的规则更为详细,规定了要约在首个截止日期计21日后仍未成为无条件时,接纳者可以撤回接纳权利,并且该权利在要约成为无条件之前都可以行使。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赋予受要约人在要约失败的情况下重新考虑是否出售自己股票的机会。
我国的《股票条例》第51条借鉴了英国的做法,规定了当收购要约期满时,如果收购要约人持有的普通股未达到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的50%,则被视为收购失败。然而,对于收购失败后收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明确界定。本文认为,在收购失败后,收购者应负有返还受要约人股票的义务,但是否要求返还(撤销承诺)则是受要约人的权利。
收购失败表明收购人资金不足或缺乏实力,或者显示出目标公司股东对收购者的不信任,因此大多数国家都规定收购失败者在一定时间内不得再次发起收购。
禁止收购失败者再次发起收购的具体限制包括:
收购失败者不得再次向目标公司发起要约收购。
收购失败者不得购买目标公司股份,从而使自己负有强制要约的义务。
如果收购要约人通过部分要约收购持有目标公司30-50%的表决权股份,上述要约收购或购买限制同样适用。
目前我国的收购立法未对此种限制进行规定,因此应当对其进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有关要约撤销的限制性条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或以其他形式明示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认为要约不可撤销且已做履约准备。撤销通知需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前到达。
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收购结束后,收购人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达50%时,为收购成功,收购人取得被收购公司的控制权。在收购行为完成后,如果被收购公司不再具有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的,则应当依法变更其企业形式。当要约收购期满,收购
英国《伦敦城收购与合并守则》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受要约人有权撤销其承诺;我国《股票条例》第51条借鉴英国的作法规定“收购要约期满,收购要约人持有的普通股未达到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50%时,为收购失败。”但对收购失败后收购双方当事人间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
即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百分之五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发出收购要约,收购人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