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合同是否自交付标的物时成立
时间:2024-11-28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进行民事活动的,是可以订立合同的。合同分为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在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口头合同,口头合同成立以后,才可能有法律效力。那么,口头合同自交付标的物时成立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口头合同自交付标的物时成立吗
一、承诺发出时间与到达时间
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五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受要约人在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但因其他原因导致承诺到达迟延的情况下,除非要约人及时通知受要约人因承诺超过期限不接受该承诺,否则该承诺仍然有效。承诺生效时间应根据承诺通知实际到达要约人的时间来确定。要确定承诺是否在要约规定的期限内发出,需要根据要约的方式来确定承诺发出的时间。如果要约是以信件或电报形式发出的,承诺期限从信件载明的日期或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如果信件未载明日期,则从邮戳日期开始计算。如果要约是通过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发出的,承诺期限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二、电文合同的到达时间
对于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情况,如果要约人指定了特定系统接受数据电文,那么受要约人的承诺的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将被视为到达时间。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系统,那么数据电文进入要约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将被视为到达时间。
三、对话承诺的生效时间
以直接对话方式作出承诺的情况下,承诺的生效时间应以收到承诺通知的时间为准。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则受要约人可以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的要求以行为方式作出承诺,一旦实施承诺的行为发生,则应视为承诺的生效时间。如果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则应以双方在合同书上签字或盖章的时间为承诺的生效时间。如果合同必须经批准或登记才能成立,则应以批准或登记的时间为承诺的生效时间。
四、签订确认书的情形
通常情况下,承诺到达要约人时合同即告成立。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在磋商中可能提出以签订最终的确认书为合同正式成立的要求。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确认书实际上是与承诺相关联的,双方达成协议后,一方要求以其最后的确认书为准,这样他所发出的确认书实际上是其对要约所作出的最终承诺。因此,确认书是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判断是否作出承诺的要素。如果一方在通过信件、数据电文等方式订约时,提出要以最后的确认书为准,那么,在其未发出确认书之前,双方达成的协议只是一个初步协议,对双方并无真正的约束力。因此,在正式承诺之前的任何阶段,订约当事人均可要求签订确认书,而不受初步协议的限制。如果一方在达成初步协议后违反已达成的初步协议,不签订确认书,则该方存在过错,并因其过错导致对方遭受了信赖利益的损害,有过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承诺人在已经作出承诺后又提出签订确认书的问题,实际上是要推翻或否认已经成立的合同,因此构成违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赠与合同要求双方达成一致意思,签订合同形式且赠与需无偿。而赠与行为则不需签订合同,可通过口头约定等方式完成,本质也是无偿性。两者在法律效力和成立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
房产合同中的定金是否可退还
房产合同中定金的概念、作用、成立条件以及购房者和开发商的违约责任。定金作为担保方式之一,具有双重担保的特点,既是履约的保证,也是一种支付方式,还具备赔偿功能。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定金分为解约定金和违约定金两种情形,不同性质的定金将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
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自愿订立合同,但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合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如果法律要求书面形式则必须采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律师审查合同有效性不仅看签
-
合同公证的作用和效力
合同公证的作用和效力。合同公证旨在审查合同内容和双方资格,确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力,排除非法合同的错误效力。公证并非合同必要形式,但能提高合同证据效力和履行保障度,规范、引导、监督当事人依法签订合同,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合同公证范围广泛,包括多种类型的合
-
艺术品市场经营合作协议
-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
原公司成立新公司,员工转入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