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 > 在我国口头合同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在我国口头合同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时间:2025-02-03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3310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进行民事活动的,为了明确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最好签订一个合同。合同的形式分为很多种,包括书面的合同和口头的合同。口头合同是比较随意的,那么,在我国口头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我国口头合同的法律效力

1、口头合同的有效适用情形

口头合同是指当事人通过直接对话或通讯设备如电话交谈等方式订立的合同。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在自由市场购买食品、在商店购买服装等。现代合同法之所以主张不拘泥于形式,主要原因就在于口头形式的合同。对于无约定或法律未规定特定形式的合同,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2、口头合同不宜采用的情形

口头合同属于不拘泥于形式的合同,即当事人以口头语言表达意思,而不是用书面形式表达合同内容。在法律未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的情况下,只要当事人达成一致,就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在即时交易中非常常见。它的特点是简便易行,但缺点在于当合同纠纷发生时,难以取得证据,很难判断双方的责任。因此,《合同法》征求意见稿原本规定,不动产转让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涉外合同以及价款或报酬超过10万元的合同,除即时交易外,也应采用书面形式。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要按照规定执行。

然而,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情况,例如10万元在深圳、上海的经济交易中并不属于巨额数额,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是巨额数额。因此,《合同法》第10条修改了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改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因此,不动产转让合同、涉外合同以及价款或报酬在当事人认为数额巨大且不能即时清结的合同都不适合采用口头形式,否则在合同纠纷发生时,举证将会面临困难。

3、口头合同的效力认定

只要口头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没有使用欺诈或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双方没有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双方没有使用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订立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订立合同的主体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意思表示真实,该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

    赠与合同与赠与行为的区别。赠与合同要求双方达成一致意思,签订合同形式且赠与需无偿。而赠与行为则不需签订合同,可通过口头约定等方式完成,本质也是无偿性。两者在法律效力和成立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 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自愿订立合同,但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合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如果法律要求书面形式则必须采用。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律师审查合同有效性不仅看签

  • 合同公证的作用和效力

    合同公证的作用和效力。合同公证旨在审查合同内容和双方资格,确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力,排除非法合同的错误效力。公证并非合同必要形式,但能提高合同证据效力和履行保障度,规范、引导、监督当事人依法签订合同,保护双方合法权益。合同公证范围广泛,包括多种类型的合

  • 艺术品市场经营合作协议

    艺术品市场的经营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作期限、合作内容、作品的价格、质量、规格及数量约定,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甲方全权代理乙方所有原创作品的市场销售及市场推广,并承担衍生作品的制作费用。乙方需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作品,并遵守协议规定。双方共同进行

  • 在我国口头合同是否发生法律效力
  • 签订合同后的口头约定是否有效
  • 电子版合同有法律效应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